《湖上杂诗(二十首选一)》拼音译文赏析

  • shàng
    shī
    èr
    shí
    shǒu
    xuǎn
  • [
    qīng
    ]
    yuán
    meí
  • fèng
    lǐng
    gāo
    dēng
    yǎn
    tái
    pái
    shí
    shàng
    fēng
    lái
  • qián
    wáng
    yīng
    kāng
    wáng
    ruò
    yàng
    jiāng
    shān
    liǎng
    yàng
    cái

原文: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译文及注释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凤岭高耸,登上演武台,石上排列着官衙,大风呼啸而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钱王英武,康王却相形见绌,虽然都是治理江山的君王,但才干却是天壤之别。
注释:
凤岭:山名,位于今湖南省常德市。

高登演武台:凤岭山上的一处平台,古代常用于演武和举行宴会。

排衙石:古代官员巡视时常用的石头,用于搭建临时衙门。

康王:指唐朝的康王李柷,为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儿子。

钱王:指唐朝的钱王李元吉,为唐高祖李渊的第四个儿子。

英武:英勇有武功。

弱:指才能不如。

江山:指国家。

才:指才能。


译文及注释详情»


袁枚简介: 袁枚是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他出生于1716年,死于1797年,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诗文以清新淡雅著称,深受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