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平生此地几经过。家近奈情何。长记月斜风劲,小舟犹渡烟波。而今老大,欢消意减,只有愁多。不似旧时心性,夜长听彻渔歌。
译文及注释:
平生此地几经过。
家近奈情何。
长记月斜风劲,
小舟犹渡烟波。
而今老大,
欢消意减,
只有愁多。
不似旧时心性,
夜长听彻渔歌。
汉字译文:
一生中在这个地方经历了多少次来往。
家离得近,却无法满足情感。
长久记得月斜风劲的景象,
小船仍然渡过烟波。
如今年老,
欢乐消失,意愿减少,
只有忧愁多。
不像过去那样心性豁达,
夜晚漫长,听到渔歌的声音。
注释:
平生:一生,指整个人的一生经历。
此地:指当前所在的地方。
几经过:多次经历,表示作者在这个地方多次停留过。
家近奈情何:家离得近,但情感却无法满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长记:长时间记得,表示作者对月斜风劲的景象印象深刻。
月斜:月亮倾斜,指夜晚已经很晚。
风劲:风势强劲。
小舟:小船,指作者乘坐的船只。
犹渡:仍然在渡过,表示作者还在船上渡过烟波。
烟波:水面上的烟雾和波浪,形容水面景象。
而今:现在,指与过去相比。
老大:年纪大了。
欢消意减:欢乐消失,心情减退。
只有愁多:只剩下忧愁。
不似旧时心性:与过去的心境不同。
夜长:夜晚很长。
听彻:听得清楚。
渔歌:渔民的歌声。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向滈简介: 向滈(773-819)字丰之,号乐斋,开封(今属河南)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词人。自小便喜欢创作诗歌,才华横溢,然而贫困阻碍了他的发展。他的妻子的父亲曾将他的妻子嫁给了别人,因为不愿意女儿与一个贫穷的人过活。 但向滈和他妻子相互扶持,最终共同度过了贫困的岁月。他们的感人故事被后人传颂,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佳话。 向滈的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卜算子》、《西江月》等,这些脍炙人口的词作都流传至今。他对于宋代文学的贡献不可忽视,他的词歌曲抒发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与思想,以及社会的风貌,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向滈在819年去世,享年47岁,留下了一部美丽动人的词作,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