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四无谁语,待推窗、初见江南风物。索笑巡檐无奈处,悄隔东邻一壁。有酒如船,招呼满载,只欠枝头雪。疏花冷眼,坐中都是词杰。
堪恨几日西郊,寻消问息,肯向吟边发。著意相看,又恐是、六出幻成还灭。恼眼儿童,攀翻顶戴,不到先生发。明朝重省,初三知属谁月。
译文及注释:
四无谁语,待推窗、初见江南风物。
四无:指四无人,即无人能言。谁语:谁的言语。
待推窗:等待推开窗户。
初见江南风物:初次见到江南的风景。
索笑巡檐无奈处,悄隔东邻一壁。
索笑:寻找欢笑。
巡檐:在屋檐下巡视。
无奈处:无法可奈何的地方。
悄隔东邻一壁:悄悄地隔着东邻的一面墙。
有酒如船,招呼满载,只欠枝头雪。
有酒如船:有酒就像是一艘船。
招呼满载:邀请人们满载而来。
只欠枝头雪:只缺少树枝上的雪。
疏花冷眼,坐中都是词杰。
疏花:稀疏的花朵。
冷眼:冷漠的眼神。
坐中都是词杰:坐在其中的人都是诗词才子。
堪恨几日西郊,寻消问息,肯向吟边发。
堪恨:可惜。
几日西郊:几天的西郊。
寻消问息:寻找消散的消息。
肯向吟边发:愿意向边境吟咏发表。
著意相看,又恐是、六出幻成还灭。
著意相看:用心地相互观看。
六出:六个方向。
幻成还灭:幻化成现实又消失。
恼眼儿童,攀翻顶戴,不到先生发。
恼眼儿童:让人讨厌的孩子。
攀翻顶戴:攀爬上去戴在头顶。
不到先生发:不等到先生发表。
明朝重省,初三知属谁月。
明朝重省:明天重新检查。
初三:农历每月的第三天。
知属谁月:知道是属于哪个月份。
注释:
四无谁语:指四个字的诗句,作者不知道是谁写的。
待推窗、初见江南风物:等待推开窗户,初次见到江南的风景。
索笑巡檐无奈处:寻找笑声的人在屋檐下无奈地停留。
悄隔东邻一壁:悄悄地与东邻隔着一面墙。
有酒如船,招呼满载,只欠枝头雪:有酒就像是一艘船,邀请人们上船,只缺少树枝上的雪。
疏花冷眼:稀疏的花朵冷漠地看着。
坐中都是词杰:坐在其中的人都是诗词才子。
堪恨几日西郊:可惜已经过了几天的西郊时光。
寻消问息:寻找消散的消息。
肯向吟边发:愿意在吟唱的边缘发展。
著意相看:专注地相互观看。
又恐是、六出幻成还灭:又担心这只是六次出现的幻象,最终会消失。
恼眼儿童,攀翻顶戴,不到先生发:让人烦恼的孩子们攀爬着戴着帽子,还没有等到先生的发表。
明朝重省:明天早晨重新检查。
初三知属谁月:初三是属于哪个月份的。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辰翁简介: 他的诗歌大多抒发爱国情怀,被誉为“宋代爱国诗人”。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其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共一百卷,已佚。他的诗歌大多抒发爱国情怀,被誉为“宋代爱国诗人”,《宋史·艺文志》有关他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