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昔走都门终夜雨,明朝泥淖堪惊。疏疏点点忽鸡鸣。数峰青似染,快活早来晴。
十五年间春梦断,乱山寒食清明。无人挑菜踏青行。青鸠啼雨外,闲听寺中声。
译文及注释:
昔走都门终夜雨,
往昔走出都门时,整夜下着雨,
明朝泥淖堪惊。
到了明朝,泥泞之地令人惊讶。
疏疏点点忽鸡鸣。
稀稀疏疏地,突然鸡鸣起来。
数峰青似染,
几座山峰青翠如染色,
快活早来晴。
快乐的日子早已到来,天晴了。
十五年间春梦断,
十五年过去了,春天的梦想破灭,
乱山寒食清明。
乱山之中,寒食节和清明节,
无人挑菜踏青行。
没有人去采菜、踏青游玩。
青鸠啼雨外,
青鸠在雨中啼鸣,
闲听寺中声。
我闲暇时倾听寺庙里的声音。
注释:
1. 都门:指古代城市的城门。
2. 终夜雨:整夜不停的雨。
3. 明朝:指第二天的早晨。
4. 泥淖:泥泞的道路。
5. 疏疏点点:零星的、稀疏的。
6. 忽鸡鸣:突然听到鸡鸣声。
7. 数峰青似染:几座山峰青翠如染色一般。
8. 快活早来晴:快乐的心情随着天气晴朗而来。
9. 十五年间:指十五年的时间。
10. 春梦断:春天的梦想破灭。
11. 乱山:杂乱的山峦。
12. 寒食:古代清明节前一天的节日。
13. 无人挑菜踏青行:没有人去采摘菜蔬或外出踏青。
14. 青鸠啼雨外:青鸠在雨中啼鸣。
15. 闲听寺中声:闲暇时倾听寺庙中的声音。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辰翁简介: 他的诗歌大多抒发爱国情怀,被誉为“宋代爱国诗人”。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其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共一百卷,已佚。他的诗歌大多抒发爱国情怀,被誉为“宋代爱国诗人”,《宋史·艺文志》有关他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