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拼音译文赏析

  • qīng
    àn
  • [
    sòng
    ]
    qián
  • huáng
    hūn
    xiān
    qíng
    gēng
    zhèn
    fēng
    xián
    lóu
    tóu
    gēng
    diǎn
    shǔ
    tiǎo
    cán
    dēng
    jìn
    zhuāng
    chéng
    xiāng
    píng
    shuí
  • xīn
    jiù
    hái
    zhù
    shuō
    xiāng
    miǎo
    chù
    weí
    dìng
    hán
    rén
    àn
    qióng
    jiū
    zhēng
    hóng
    鸿
    liáo
    qiáo
    cuì

原文: 黄昏先自无情绪。更几阵、风和雨。闲把楼头更点数。挑残灯烬,装成香缕。此际凭谁诉。
新词旧曲歌还住。欲说相思渺无处。围定寒炉人不语。暗蛩啾唧,征鸿嘹唳,憔悴都如许。



译文及注释
黄昏先自无情绪。
黄昏时分,心情已经消失。
更几阵、风和雨。
时而有几阵风雨。
闲把楼头更点数。
闲暇时点亮楼顶的灯。
挑残灯烬,装成香缕。
挑起残留的灯火,像是点燃了香烟。
此际凭谁诉。
此时此刻,依靠谁来倾诉。
新词旧曲歌还住。
新的词语,旧的曲调,歌声依然停留。
欲说相思渺无处。
想要表达相思之情,却无处倾诉。
围定寒炉人不语。
围坐在寒冷的火炉旁,人们默不作声。
暗蛩啾唧,征鸿嘹唳,憔悴都如许。
暗暗的蛩蛩叫着,征鸿高声鸣叫,都如此憔悴。
注释:
黄昏:傍晚时分
无情绪:没有情感波动
更:敲击
几阵:几次
风和雨:风雨交加
闲:随意
把:用手拿
楼头:楼顶
点数:点燃
挑:拨动
残灯烬:燃尽的灯芯
装成:做成
香缕:香烟
此际:此时
凭谁:依靠谁
诉:倾诉
新词旧曲:新的词句和旧的曲调
歌还住:歌声停留
欲说相思:想要表达思念之情
渺无处:无处可寻
围定:围绕
寒炉:冷炉
人不语:人默默无言
暗蛩啾唧:暗中蛩蛩鸣叫
征鸿嘹唳:征鸿高声鸣叫
憔悴:瘦弱憔悴
都如许:都是这样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吴潜简介: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出生于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他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考中进士,以第一的成绩被授予承事郎官,后任江东安抚留守等职。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但是次年吴潜便被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军南侵攻鄂州,吴潜因表现出色,被任命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并改封许国公,但最终仍然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次罢相。他被流放到建昌军,并被迫迁往潮州、循州等地。 吴潜精通文学,多才多艺,与姜夔、吴文英等人交往。他的词风沉郁、感慨特深,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更近于辛弃疾的风格。他的代表作品有《六州歌头》、《虞美人·山中雪后》等。他著有《履斋遗集》,其中包括了他的一些散文和诗歌作品,同时,他的词集也被收录在《履斋诗余》中。吴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作风骨独特,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