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云唤阴来鸠唤雨。谢了江梅,可踏江头路。拚却一番花信阻。不成日日春寒去。
见说东风桃叶渡。岸隔青山,依旧修眉妩。归雁不如筝上柱。一行常见相思苦。
译文及注释:
云唤阴来鸠唤雨。
云呼唤阴云来,鸠鸟呼唤雨水降。
谢了江梅,可踏江头路。
感谢江边的梅花,可以踏上江头的路。
拚却一番花信阻。
努力克服了一番花信的阻碍。
不成日日春寒去。
不能一直忍受春寒的离去。
见说东风桃叶渡。
听说东风吹过桃树叶。
岸隔青山,依旧修眉妩。
岸边隔着青山,依然修饰眉目妩媚。
归雁不如筝上柱。
归来的雁鸟不如筝上的柱子稳定。
一行常见相思苦。
一行字常常表达相思之苦。
注释:
云唤阴来鸠唤雨:云呼唤阴云来,鸠鸟呼唤雨水降临。这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有雨水滋润大地的愿望。
谢了江梅,可踏江头路:感谢江边的梅花,可以踏上江头的路途。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激之情,并希望能够继续前行。
拚却一番花信阻:努力克服了一番花信的阻碍。这句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
不成日日春寒去:春寒不会持续一天天地消失。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困难的坚持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见说东风桃叶渡:听说东风吹过桃树叶子上,表示春天已经到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岸隔青山,依旧修眉妩:江岸被青山隔开,修眉的女子依然妩媚动人。这句描绘了江岸的景色和女子的美丽。
归雁不如筝上柱:归来的雁鸟不如停在筝上的柱子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一行常见相思苦:一行字常常见到相思的痛苦。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思念之苦的深切感受。
译文及注释详情»
高观国简介: 高观国,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他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他的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他似乎没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他是“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