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俱是洛阳年少客,才华迥出天真。青衫惯拂软红尘。酒狂因月舞,诗俊为梅新。
寄语长安风月道,莺花缓作青春。披风沐露问前津。客中春不当,归去倍还人。
译文及注释:
俱是洛阳年少客,
都是来自洛阳的年轻客人,
才华出众,天真无邪。
才华出众,超越常人。
青衫惯拂软红尘。
穿着青衫,习惯拂去身上的尘土。
酒狂因月舞,
因为月亮而狂饮狂舞,
诗俊为梅新。
诗才出众,以梅花为新题材。
寄语长安风月道,
寄语长安的风景和月色,
莺花缓作青春。
莺鸟的歌声慢慢成为青春的象征。
披风沐露问前津。
披着斗篷,沐浴露水,询问前方的渡口。
客中春不当,
在客乡的春天不如意,
归去倍还人。
回归故乡,倍感思念亲人。
注释:
俱是洛阳年少客:指作者和另一位年轻人都是洛阳的客人,即外地来的游子。
才华迥出天真:指他们的才华非常出众,同时也很天真纯朴。
青衫惯拂软红尘:青衫指的是年轻人的服装,软红尘指的是世俗的纷扰和尘世的烦恼。这句话表达了年轻人习惯于在尘世中游走。
酒狂因月舞:因为月亮的美丽,年轻人痴迷于酒,可能是为了逃避现实。
诗俊为梅新:指年轻人的诗才出众,以梅花为题材创作了新的诗作。
寄语长安风月道:寄语指的是寄托心愿,长安风月道指的是长安城中的美好风景和氛围。
莺花缓作青春:莺花指的是春天的花朵,缓作青春表示时间慢慢流逝,青春逐渐消逝。
披风沐露问前津:披风指的是旅行中的披风,沐露指的是早晨的露水。问前津表示询问前方的渡口,即表示准备离开。
客中春不当,归去倍还人:客中指的是在外地的客居生活,春不当表示在外地的春天不如家乡的春天美好。归去倍还人表示回到家乡后倍感亲切和幸福。
译文及注释详情»
高观国简介: 高观国,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他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他的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他似乎没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他是“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