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岁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去年江上行役,常动故乡愁。容与碧云亭畔,极目江山千里,隐隐是西州。日暮天容敛,鸥雁下汀洲。
回故棹,寻旧里,解客裘。功名前定,时到安得为淹留。幸有青编万轴,且又日长无事,莫恁做闲忧。花下常携酒,明月好登楼。
译文及注释:
岁月如奔箭,屈指又中秋。
岁月飞逝如箭,转眼又到了中秋节。
去年江上行役,常动故乡愁。
去年在江边征战,常常思念故乡。
容与碧云亭畔,极目江山千里,隐隐是西州。
站在碧云亭旁,远眺江山千里,隐约可见西州。
日暮天容敛,鸥雁下汀洲。
太阳落下,天色渐暗,鸥鸟飞落在汀洲。
回故棹,寻旧里,解客裘。
划船回到故乡,寻找旧时的家园,脱下旅行的衣裳。
功名前定,时到安得为淹留。
功名早已注定,时机到了又怎能停留。
幸有青编万轴,且又日长无事,莫恁做闲忧。
幸好有许多书籍,而且日子长久,没有事情可烦恼。
花下常携酒,明月好登楼。
常常带着酒在花下,喜欢登上楼观赏明月。
注释:
岁月如奔箭: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屈指又中秋:转眼又到了中秋节。
去年江上行役:去年在江上执行任务。
常动故乡愁:经常想念故乡。
容与碧云亭畔:容身在碧云亭旁边。
极目江山千里:远眺江山,眼界开阔。
隐隐是西州:模糊地看到了西州的景色。
日暮天容敛:太阳落山,天色渐暗。
鸥雁下汀洲:海鸥和候鸟降落在汀洲。
回故棹:划船回到故乡。
寻旧里:寻找过去的故居。
解客裘:脱下旅行的皮袍。
功名前定:功名已经注定。
时到安得为淹留:时机到了,怎么能停留下来。
幸有青编万轴:幸好有许多书籍可以阅读。
且又日长无事:而且日子长,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莫恁做闲忧:不要做无谓的烦恼。
花下常携酒:常常带着酒在花下。
明月好登楼:喜欢在明亮的月光下登上楼台。
译文及注释详情»
沈瀛简介: 沈瀛,字子寿,号竹斋,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出生于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具体的出生和卒年不详。据史书记载,他于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中进士。 沈瀛历任江州守(今江西九江)和江东安抚司参议等职,为官清廉,以治绩著称。他在词文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竹斋先生”。他的词作体现了南宋词派的风格,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音律美感。 沈瀛的代表作品是《竹斋词》,共一卷。这部词集流传至今,有明吴讷所编的《唐宋名贤百家词》版本和《□村丛书》版本。其中《浣溪沙》、《女冠子》、《念奴娇》等篇目脍炙人口,成为南宋词的珍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