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闽岭先春,琅函联璧,帝所分落人间。绮窗纤手,一缕破双团。云里游龙舞凤,香雾起、飞月轮边。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门阑。车马动,扶黄籍白,小袖高鬟。渐胸里轮囷,肺腑生寒。唤起谪仙醉倒,翻湖海、倾泻涛澜。笙歌散,风帘月幕,禅榻鬓丝斑。
译文及注释:
闽岭先春,琅函联璧,帝所分落人间。
闽岭:指福建的山岭。
先春:春天最早到来。
琅函:指琅琊山和函谷关。
联璧:指宝石相连。
帝所分落人间:指上天将宝石分散到人间。
绮窗纤手,一缕破双团。
绮窗:华丽的窗户。
纤手:纤细的手。
一缕破双团:一缕光线穿过双层窗户。
云里游龙舞凤,香雾起、飞月轮边。
云里游龙舞凤:形容景色美丽。
香雾起:指香气弥漫。
飞月轮边:指月亮升起。
华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华堂静:华丽的大厅安静。
松风竹雪:指松树的风声和竹子上的雪。
金鼎沸湲潺:指金鼎中的水沸腾。
门阑。车马动,扶黄籍白,小袖高鬟。
门阑:门前的栏杆。
车马动:指车马行驶。
扶黄籍白:指扶持黄色和白色的衣物。
小袖高鬟:指女子的袖子高高挽起,头发高高盘起。
渐胸里轮囷,肺腑生寒。
渐胸里轮囷:指心中的痛苦逐渐增加。
肺腑生寒:指内心感到寒冷。
唤起谪仙醉倒,翻湖海、倾泻涛澜。
唤起谪仙醉倒:指唤醒了被贬谪的仙人,使其陷入醉酒之中。
翻湖海、倾泻涛澜:形容酒劲如海浪般汹涌。
笙歌散,风帘月幕,禅榻鬓丝斑。
笙歌散:笙歌声散去。
风帘月幕:指风吹动帘幕,月光透过。
禅榻鬓丝斑:指禅榻上的人发鬓已经有了斑白之色。
注释:
闽岭:指福建地区,岭即山岭。
先春:指春天的早期。
琅函:指琅琊山和函谷关,两者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山川地名。
联璧:指将琅琊山和函谷关连成一片。
帝所分落人间:指上天将琅琊山和函谷关分散到人间。
绮窗:指华丽的窗户。
纤手:指纤细的手指。
一缕破双团:形容女子的美丽和娇柔。
云里游龙舞凤:形容美景如仙境,如龙舞凤飞。
香雾起、飞月轮边:形容美景如仙境,如香雾弥漫,月亮在天边飞舞。
华堂静:指华丽的大厅非常安静。
松风竹雪:指松树的风声和竹子上的雪花。
金鼎沸湲潺:形容热闹的场景,如金鼎烧开水时的声音。
门阑:指门槛。
车马动:指车马行驶。
扶黄籍白:指扶持黄发白发的老人。
小袖高鬟:指女子穿着短袖,头上高高盘起的发髻。
渐胸里轮囷:形容内心的痛苦和困扰。
肺腑生寒:形容内心的寒冷和恐惧。
唤起谪仙醉倒:指唤醒被贬谪的仙人,使其陷入醉酒之中。
翻湖海、倾泻涛澜:形容醉酒后的仙人情绪激动,如翻动湖海,倾泻大浪。
笙歌散:指笙歌声散去。
风帘月幕:指风吹动的帘子和月亮的光辉。
禅榻鬓丝斑:指禅室里的床榻上有白发斑驳的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陈师道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北宋官员、诗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也是一位能词的诗人,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