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二:
鱼:指物质享受;熊掌:指地位、权力等非物质的追求。
道义:指内心的道德信念;生命:指外在的生存欲望。
孟子和他的弟子们认为,如果在鱼和熊掌之间必须要做出选择,人们应该放弃追求物质享受而选择追求更高的地位和权力。同样,当道义与生命之间需要做出选择时,人们应该放弃自己的生命而坚持道义。
在人们的价值观中,有些东西比生命更为重要。这种本性不仅是贤人所特有的,每个人身上都有。即使是生命能够得到保障,只是碗里的饭和汤,如果不符合礼仪,人们也不会接受。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却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和道德,为了获得权力和财富而背离理想。孟子和他的弟子们认为,这样的人追求的东西并不能带来真正的益处,只会让人变得虚荣和浅薄。因此,重要的是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不要轻易妥协和放弃生命的尊严。
诗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