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无正》拼音译文赏析

  • zhèng
  • [
    xiān
    qín
    ]
    míng
  • hào
    hào
    hào
    tiān
    jùn
    jiàng
    sāng
    jǐn
    zhǎn
    guó
    tiān
    weī
    shè
    yǒu
    zuì
    ruò
    zuì
  • zhōu
    zōng
    miè
    suǒ
    zhǐ
    zhèng
    zhī
    sān
    shì
    kěn
    bāng
    jūn
    zhū
    hóu
    kěn
    cháo
    shù
    yuē
    shì
    zāng
    chū
    weí
    è
  • hào
    tiān
    yán
    xìn
    xíng
    mài
    suǒ
    zhēn
    fán
    bǎi
    jūn
    jìng
    ěr
    shēn
    xiāng
    weì
    weì
    tiān
  • róng
    chéng
    tuì
    退
    chéng
    suì
    céng
    cǎn
    cǎn
    cuì
    fán
    bǎi
    jūn
    kěn
    yòng
    xùn
    tīng
    yán
    zèn
    yán
    tuì
    退
  • zaī
    néng
    yán
    feǐ
    shé
    shì
    chū
    weí
    gōng
    shì
    cuì
    néng
    yán
    qiǎo
    yán
    liú
    gōng
    chù
    xiū
  • weí
    yuē
    shì
    qiě
    dài
    yún
    shǐ
    使
    zuì
    tiān
    yún
    shǐ
    使
    yuàn
    péng
    yǒu
  • weì
    ěr
    qiān
    wáng
    yuē
    weì
    yǒu
    shì
    jiā
    shǔ
    xiě
    yán
    ěr
    chū
    shuí
    cóng
    zuò
    ěr
    shì

原文: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惨惨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创作背景
《雨无正》是一篇历史悠久、作者不详的诗歌,作者亲身经历了西周的陷落和东周的建立,目睹了周幽王朝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诗人通过此篇诗歌,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苦难进行了批评和反思。 作为周幽王的近侍之臣,作者亲眼目睹了周王朝政治的荒淫和社会混乱。周幽王昏愦无道,信任虢石父等佞臣,削弱了人民的权利和福利,使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加之地震和旱灾的侵袭,人民流离失所、四处逃散,甚至有人饿死街头的惨状。 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运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于周幽王治国方式的不满和对于人民遭受苦难的关注。诗中提到“曾我暬御,憯憯日瘁”,这表明作者是周幽王的近侍之臣,亲身经历了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苦难。他对于那些在权力游戏中追求私利和个人利益的人发出了警告,呼吁他们追求公正和仁爱,关心人民利益,不要让国家陷入深渊。 《雨无正》这篇诗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揭示了周代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苦难。作为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雨无正》是《诗经》中的一篇,作者佚名。历史上,这首诗被解读为批判周幽王的诗歌,也有人认为诗题与诗意不符合。《毛诗序》在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时说:“‘《雨无正》’,大夫刺幽王也。雨,自上下也。众多如雨,而非所以为政也。”然而,在全篇诗句中,并没有“雨多”或“政多如雨”的意思。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产生了质疑,有人认为诗题应该是“雨无止”,有人认为是“周无正”,还有人指出韩诗中存在一篇名为《雨无极》的诗歌,诗中前两句为“雨无其极,伤我稼穑”,这两句与“雨无正”有些相似之处。由于各种说法都未能得到确证,因此这个问题始终存疑。 在诗中,作者通过描述自己憔悴的身心状况来表达自己对周幽王治国方式的不满和对人民遭受苦难的关注。诗中提到“曾我暬御,憯憯日瘁”,这表明作者是周幽王的近侍之臣,目睹了国家混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周幽王昏庸无道,朝政贪腐,信任佞臣虢石父等人,削弱了百姓的福利和权利,再加上地震和旱灾等天灾人祸的侵袭,使得人民流离失所、四面楚歌。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对于君王的治国方式提出了批评和反思,表达了对于人民生存状况的担忧和关切。 在历史上,周幽王是一位颇有争议的皇帝。他因为昏愦荒淫而遭到了人们的批评和鄙视。他信用佞臣,重用奸人,使得国家政治失序,百姓处境艰难。《雨无正》这篇诗歌,通过诗人的口吻,向周幽王和那些在权力游戏中追求私利和个人利益的人发出了警告,呼吁他们追求公正和仁爱,关心人民利益,不要让国家陷入深渊。这是一首具有启示意义的诗歌,在历史上依然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浩浩苍天广大无边,你的恩德太不长远。降下那些丧乱饥馑,四方百姓都被害惨。皇天皇天太过暴虐,思虑图谋总不周全。放掉那些真正罪人,尽把他们罪过隐瞒。而像这些无罪好人,反而陷入痛苦无限。 注释:这一段描述天灾人祸和当权者的不作为,百姓遭受苦难,真正的罪犯却逃脱惩罚,良善之人反而受到伤害。 周室如今破灭惨遭,人们到处流落奔逃。正官大夫早已离散,有谁知道我的苦劳。三事大夫虽然还在,哪个日夜肯把心操。封国国君各方诸侯,早晨朝见晚上都跑。希望他们改过迁善,谁知恶事反都做到。 注释:这一段写出了时局的动荡和社会的失序,官员离散、民不聊生,国家衰落,讽刺各地的豪强和诸侯没有为国家做出贡献,反而图谋私利。 皇天皇天该怎么办?恨王不听正确意见。就像路上乱跑的人,不知他要走到哪边。所有君子众卿大夫,各自谨慎小心一点。为何互相不知戒惧?竟敢不畏天命尊严? 注释:此段表达了对当时国家政治的失望和对当权者的批判,认为国家处于危机之中,缺乏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同时呼吁各级官员应该谨慎行事,尊重天命。 战祸已起排除无望,天降饥馑总难消亡。为何我这小小侍臣,天天这么劳苦忧伤?所有君子众卿大夫,都不肯去劝谏我王。顺耳的话爱听可说,批评的话遭斥难讲。 注释:此段写出了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揭示了侍臣身处政治漩涡之中的困境,同时也表明了官员们对于时局的失望和对于君王的无能为力。 可悲可哀忠言难进,并非是我舌拙嘴笨,实在身心憔悴多病。能说会道实在快乐,口若悬河巧言逢迎,享受福禄身处佳境。如今要说出仕做官,实在非常艰难危险。 注释:此段表达了侍臣的无奈和痛苦,不愿意向君王谏言,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官员们的复杂心理和权力游戏。 若说这事不能去做,得罪天子多多不便;若说这事可以办好,又会遭到朋友埋怨。我劝你们迁到王都,你们却说没有家住。只有悲伤泪中带血,没有话不遭到恨妒。当初你们各自出走,谁跟你们去建房屋? 注释:此段写出了侍臣在独立思考之后的苦恼和无奈,揭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面,同时也表达了侍臣对于权力的感慨和对于人性的思考。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