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译文及注释:
嵩山的云和秦岭的树,我已经离开家乡很久了。一封书让我思念着远方的双鲤鱼。不要问我梁园的旧友和客人,因为我已经病倒在茂陵的秋雨中,像相如一样。
注释:
嵩云:指嵩山的云;秦树:指秦岭的树木;离居:离开家乡;
双鲤:指两条鲤鱼;迢迢:形容远行的样子;一纸书:一封信;
梁园:指汉代文学家梁武帝的园林;旧宾客:指曾经在梁园做客的人;
茂陵:指汉武帝的陵墓;秋雨:秋天的雨水;病相如:指汉代文学家相如因病而逝。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寄令狐郎中》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于公元845年(会昌五年)秋天,闲居洛阳时,以书信形式回寄给长安的旧友令狐绹的一首诗。当时的令狐绹任右司郎中,两人因为官场关系在长安相识,并成为了好友。而李商隐则离开长安到洛阳谋生,两人由此分别,相聚多年。
这首诗在情感上反映了李商隐与令狐绹之间长期相隔的离愁别绪和深厚友情,表现了作者对旧友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嵩云秦树久离居”一句,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名句,通过云、树来呼应彼此思念之情,向读者展现了两位朋友在异地时对彼此的思念之情。
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在官场生涯中所面临的孤独,以及在江湖中漂泊的凄凉境遇。李商隐在洛阳多年,曾经历贫困困顿,作品中也不时溢出对生命的感慨。而令狐绹在官场上则深受权贵排挤,颇有所失。因此,这首诗的题材与背景,充分反映了唐代诗人所处的政治、文化和历史背景。
总之,这首诗是李商隐在离开长安后长期思念旧友、表达自己孤独凄凉、对人生以及官场生涯的感慨而创作的。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感和写作风格,同时也揭示了那个时代诗人们的心灵世界和社会状态。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寄令狐郎中》是唐代李商隐所作的一首诗,通过自我描写和朋友间的书信往来,表现出了作者多年离别的惆怅和对故交深厚友谊的珍视。
诗中的“嵩云秦树久离居”一句,用“嵩”、“秦”两地之名,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的名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通过云、树来呼应彼此思念之情,向读者展现了两位朋友在异地时对彼此的深深思念之情。而“双鲤迢迢一纸书”则表达了故交令狐所寄来的一份书信,书信虽然只有一纸,但是其中蕴含着真挚的情感,显示了友谊的珍贵。
接下来的“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加”,李商隐展示了自己的落寞身世、凄凉处境,内心充满沉重感和无尽愧疚。尽管接到了故人的问候,但他依然无法摆脱孤独残酷的现实。在如此情境下,这句话是一种含哀伤、含怨恨的感怆之情。最后,三句结束,作者用“像”将自己比作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以冷静的态度来表现出自己的无奈和颓废。
整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李商隐通过精彩的构思和凝练的语言,将朋友之间思念和友谊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的情感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好好体会和珍惜。
鉴赏详情»
思想感情:
李商隐的这首诗《韵译》十四个字写得凝炼而含蓄。诗人通过自我描写,展示了自己辗转千里,身处异乡,多病萎靡的困境。此时,他收到了故交令狐子孙的一封关心问候的书信,这让他想起了过去与令狐父子之间的美好回忆,感受到了对方的深深情谊。
然而,诗人深知自己的落寞身世、凄凉处境,内心充满沉重感和无尽愧疚。尽管接到了故人的问候,但他依然无法摆脱孤独残酷的现实。在如此情境下,第三句“休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是一种含哀伤、含怨恨的感怆之情。
最后,诗人用“像”将自己比作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以冷静的态度来表现出自己的无奈和颓废。整首诗虽然短小,却是思维和感情的结晶,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作者的感慨和感情,读来令人心潮澎湃、感同身受。
思想感情详情»
译文及注释:
韵:押韵。这里表示与“云”同音的“园”。
译:引申为寄来的书信。
嵩:指嵩山,也可泛指高山。
秦川:指秦岭以北的区域,即今天的陕西关中平原。
梁园:梁孝王建造的园林。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所在地。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商隐(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晚唐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代表作品如《锦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乐游《嫦娥》原》《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