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璧月初晴》拼音译文赏析

  • yǒng
    ·
    yuè
    chū
    qíng
  • [
    sòng
    ]
    liú
    chén
    wēng
  • zhé
    kān
    suì
    shēng
    yòu
    tuō
    zhī
    ān
    suī
    qíng
    ér
    beī
    guò
    zhī
  • yuè
    chū
    qíng
    dài
    yún
    yuǎn
    dàn
    chūn
    shì
    shuí
    zhǔ
    jìn
    yuàn
    jiāo
    hán
    juàn
    nuǎn
    qián
    xiāng
    chén
    àn
    huá
    dēng
    míng
    zhòu
    cháng
    shì
    lǎn
    xié
    shǒu
    shuí
    zhī
    dào
    duàn
    yān
    jìn
    mǎn
    chéng
    chóu
    fēng
  • xuān
    jiù
    lín
    ān
    nán
    fāng
    jǐng
    yóu
    xiāng
    liú
    fēng
    bìn
    sān
    néng
    zuì
    jiāng
    nán
    zhōu
    jīn
    yòu
    shuí
    zhī
    fǒu
    kōng
    xiāng
    duì
    cán
    hóng
    meì
    mǎn
    cūn
    shè

原文: 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意思:忍不住自己难过,于是跟着声音走,把自己比作易安。虽然言辞表达不够,但悲苦之情超过了言语。)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意思:明月初升,云淡风轻,春天的事情由谁主宰?禁苑里娇嫩的花朵受寒,湖边的堤岸显得疲倦。过去的时光匆匆如此。香尘在街巷里飘散,华灯在白天也亮起来,但是总是懒得牵手。谁知道,烟断禁夜,整个城市都像是被忧愁的风雨笼罩。)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意思:宣和年间,我曾经在临安南渡,美景依旧。缃帙飘荡,风吹乱了几根头发,写词最为辛苦。江南没有路,今夜在鄜州,这种苦楚又有谁能理解呢?孤独相对,残红难以入眠,村里的社鼓声此起彼伏。)
注释:
辄不自堪:立刻就感到难以忍受。
遂依其声:跟随他的声音。
易安:易安居,指杭州的一处名胜。
辞情不及:表达的情感不够深刻。
璧月初晴:指月亮像玉璧一样明亮,初春的天气晴朗。
黛云远淡:指云彩像淡淡的墨色,远处的云彩颜色更淡。
禁苑娇寒:指皇家园林里的花草树木娇嫩,但气温还很寒冷。
湖堤倦暖:指湖边的气温已经开始变暖,但还没有完全暖和。
前度遽如许:指以前的时光过得很快,就像眨眼间一样。
香尘暗陌:指路上飞扬的香尘和暗淡的街道。
华灯明昼:指灯火通明,就像白天一样。
长是懒携手去:指长时间地懒散地手牵手走。
断烟禁夜:指禁宫里的烟雾和夜晚的寂静。
满城似愁风雨:指整个城市都像是被忧愁和风雨笼罩着。
宣和旧日:指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
临安南渡:指南宋时期的临安城,位于今天的浙江杭州。
缃帙流离:指流离失所的人们,穿着破旧的缃纱衣裳。
风鬓三五:指年龄在三五岁之间的孩子们,他们的头发被风吹得凌乱。
能赋词最苦:指能够写出好词句的人,往往也是最苦闷的。
江南无路:指南宋时期的江南地区,交通不便。
鄜州今夜:指北宋时期的鄜州,位于今天的陕西省。
此苦又谁知否:指自己的苦闷,是否有人能够理解。
空相对:指孤独地面对着空气。
残红无寐:指落日余晖的余辉,让人难以入眠。
满村社鼓:指村庄里的社鼓声,此时此刻却让人感到孤独。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辰翁简介: 他的诗歌大多抒发爱国情怀,被誉为“宋代爱国诗人”。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其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共一百卷,已佚。他的诗歌大多抒发爱国情怀,被誉为“宋代爱国诗人”,《宋史·艺文志》有关他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