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六》拼音译文赏析

  • xíng
    nán
    ·
    liù
  • [
    nán
    beǐ
    ]
    bào
    zhào
  • duì
    àn
    néng
    shí
    jiàn
    zhù
    cháng
    tàn
  • zhàng
    shēng
    shì
    huì
    shí
    ān
    néng
    dié
    xiè
    chuī
  • zhì
    guān
    hái
    jiā
    xiū
  • cháo
    chū
    qīn
    hái
    zài
    qīn
  • nòng
    ér
    chuáng
    qián
    kàn
    zhōng
    zhī
  • shèng
    xián
    jìn
    pín
    jiàn
    kuàng
    beì
    qiě
    zhí

原文: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译文及注释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对着案子,不能吃饭,拔出剑来,击打柱子,长长地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男子一生能有几次相遇?怎能轻易放弃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放弃官职,回家自己安心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早上出门与家人告别,晚上回来还在家人身边。)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和孩子在床前玩耍,看妻子在机器旁织布。)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自古以来,圣贤们都过着贫苦的生活,更何况我们这些孤独而坚直的人!)
注释:
对案:指案件,此处指对于不公正的案件不能接受。

拔剑击柱长叹息:形容愤怒、失望或无奈的情绪。

丈夫生世会几时:问世间有多少时光可以让男子实现自己的理想。

安能蹀躞垂羽翼:蹀躞,指轻盈地行走;垂羽翼,指展翅高飞。此处表示男子不能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应该奋斗不息。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放弃官职回家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指男子出门时与家人告别,晚上回到家人身边。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指男子在家中陪伴妻儿,与妻子一起看她织布。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自古以来,圣贤都是贫穷的,更何况像我们这样孤独而坚直的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鲍照的这首《临江仙·滕王阁序》是一首抒写了自己仕途失意与坎坷的诗歌。通过用赋体的方式,鲍照直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愤懑不平,展示了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 整首诗分为三层,前四句直接表达了自己愤激的情感。通过“不能食”、“拔剑击柱”和“长叹息”等行为动作的刻画,表现出他内心的愤怒和无奈。中间六句则是一个转折,展现了鲍照放下官职回家休息寻求内心宁静的决心。最后几句则描述了鲍照在家庭生活中的幸福与快乐,与前面描绘的仕途坎坷形成强烈的反差。 鲍照的表达方式十分亢奋,语调激昂,采用了反问句式等手法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让读者产生极大的共鸣。通过对官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比较,鲍照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感悟,展现了他不屈不挠、坚毅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之,这首诗歌既反映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苦闷,又表现出自己坚强不屈的品质,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表现力。它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情诗篇,也是对人生境遇、价值追求和处世态度的深刻反思。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 宝剑(bǎo jiàn):具备收藏和装饰价值的单刃长剑。在这里,宝剑象征着武功、武德和忠诚。 大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丧气? 丈夫(zhàng fū):男子,男性。在这里特指有志向、有抱负的男性。 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 休养生息(xiū yǎng shēng xī):指恢复体力、精神和心志。在这里表达了鲍照放下官职寻找内心宁静的决心。 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 出家门(chū jiā mén):离开家,出门。这里是指鲍照每天出门上班前与家人道别。 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 织布机(zhī bù jī):织布的机器,用来织布料的专门工具。在这里表达了沉浸在家庭生活与美好时光中的幸福感受。 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 清高(qīng gāo):指高傲、高洁、高尚,指品德高尚、追求卓越的人。在这里表示鲍照对于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 译文及注释详情»


鲍照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是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著有《鲍参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