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拼音译文赏析

  • [
    táng
    ]
    shāng
    yǐn
  • chūn
    guāng
    dǒu
    guāng
    shān
    chéng
    xié
    xìng
    huā
    xiāng
  • shí
    xīn
    hún
    shì
    yóu
    bǎi
    chǐ
    cháng

原文: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



译文及注释
日日春光斗日光:每天春光与日光争辉,竞相照耀。

山城斜路杏花香:山城中的斜路上,杏花香气扑鼻。

几时心绪浑无事:何时才能心情舒畅,没有烦恼之事。

得及游丝百尺长:趁着时间还来得及,去游走百尺长的细丝。
注释:
日日春光斗日光:每天春光和阳光相争,指春天阳光明媚。

山城斜路杏花香:山城中斜斜的小路上飘着杏花的香气。

几时心绪浑无事:何时心情平静没有烦恼。

得及游丝百尺长:有时间可以随意游走,百尺长指很长的距离。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春光》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诗中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象所引起的微妙情感的领悟。 首句“春光斗日光”,虽然有些奇特,却十分贴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光和日光竞艳的感受。在诗人的笔下,艳阳高照下的春光就像是与日光争艳竞妍,体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的氛围。 而“斗”字则极具表现力,传递了诗人眼中春光和日光互相争斗、不断迸发出的热烈气息。 接下来一句“山城斜路之旁,杏花开得茂盛”,则实写了春光映照下的山城景色:斜路旁杏花盛开,与春光相得益彰,使人倍感舒适惬意。同时,也在微妙地寓意着作者心绪的复杂。 整首诗表达了李商隐对春天景色所感受到的美好和惆怅,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敏锐的感受力,是一首优美的抒情小诗。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李商隐、创作背景、诗意感受、春天 李商隐是唐朝晚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抒写日常生活中某种微妙的诗意感受而著称。《锦瑟》、《夜雨寄北》等经典之作广为流传至今。 其中,有一首诗即写于某年春天。据悉,当时正值春季,春色正好,而作者因为春光的引发而产生了一种微妙感受,于是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写下了这首诗。然而具体的创作年份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这首诗是在某个春天写成的。 可以想象,在古代没有今天这样方便的交通和通讯工具,诗人只能靠自己的感性体验和感悟来创作诗歌。李商隐擅长以自己生活中的微小感悟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一点在这首诗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将自己对春光及物象的感受,融入到文字中,以诗意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微妙却真实的情感。 正是由于李商隐在创作中的这种真实情感和丰富内涵,让他的诗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李商隐、春光、时光、争晖 一天天的春光和时光争晖飞快流逝,奔向山城的山路早春的杏花发出芳香。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商隐简介
唐朝 诗人李商隐的照片

李商隐(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晚唐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代表作品如《锦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乐游《嫦娥》原》《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