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及注释: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指贫苦的人。蚩蚩:形容贫苦、卑微。抱:拿着。布:指粗布。贸:交换。丝:指丝绸。匪:不。来:指商人来贸易。即:立刻。我谋:我就想着如何交换。送子:送别儿子。涉:渡过。淇:淇水,古代河流名。至于:到了。顿丘:地名,古代国都之一。愆期:违背约定的时间。子:指儿子。无良媒:没有好的媒人。将:希望。无怒:不要生气。秋以为期:在秋天再约定时间。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乘:驾驶。彼:那边。垝垣:城墙。以望:用来观望。复关:指关口。不见:没有看到。泣涕涟涟:哭泣。既见:看到了。载笑载言:高兴地说话。尔卜尔筮:你卜卦算命。体无咎言:没有出现不好的预兆。以尔车来:用你的车来。以我贿迁:换取我的财物。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未落:指桑树还没有掉光叶子。其叶沃若:叶子茂盛。于嗟:表示感叹。鸠:鸟名。无食桑葚:没有桑葚可吃。女兮:女子啊。士耽:指士人沉迷于学问或事业。犹可说也:还可以理解。女之耽兮:女子的沉迷,不可理解。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桑之落矣:桑树叶子已经掉光。其黄而陨:叶子变黄并掉落。自我徂尔:从我到你。三岁食贫:三年吃穷了。淇水汤汤:淇水波涛汹涌。渐:逐渐。车帷裳:车上的帷幕和衣服。女也不爽:女子也不顺遂。士贰其行:士人的行为有些偏差。罔极:没有极限。二三其德:品德不高。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三岁为妇:三年后成为妻子。靡室劳矣:家务繁重。夙兴夜寐:早起晚睡。靡有朝矣:没有一天安闲。言既遂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至于暴矣:结果却很糟糕。兄弟不知:兄弟不理解。咥其笑矣:嘲笑她。静言思之:安静地思考。躬自悼矣:自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及尔偕老:和你一起变老。老使我怨:老了以后会让我不满。淇则有岸:淇水有岸边。隰则有泮:隰水有泮宫。总角之宴:指周朝的盛大宴会。言笑晏晏:言谈笑语和睦。信誓旦旦:发誓非常坚定。不思其反:没有考虑到反面。反是不思:反面的情况没有考虑到。焉哉:表示感叹。
注释:
氓:指平民百姓。
蚩蚩:形容贫穷、卑微的样子。
抱布贸丝:指贩卖布匹和丝绸。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说,如果没有人来贩卖丝绸,我就会主动去寻找。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指送别亲人或朋友,一直送到淇水边,再到顿丘。
愆期:违背约定。
无良媒:没有好的媒介人。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意思是说,希望你不要生气,秋天再见面。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指站在城墙上,望着故乡的城门。
泣涕涟涟:形容悲伤的样子。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指占卜和筮法,结果是吉利的。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意思是说,你用你的车来接我,我用我的礼物来回报你。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指桑树还没有凋谢,叶子还是翠绿的。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嗟叹鸠鸟啊!没有桑葚可吃。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嗟叹女子啊!不能与士人相伴。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指士人的消遣还可以说得过去。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指女子的消遣不可取。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指桑树已经凋谢,叶子变黄并落下。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指我离开你后,三年过得很贫困。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指淇水波涛汹涌,车帷和衣裳都湿了。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指女子没有精神,士人的行为也变得不正常。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指士人的品德也变得不太好。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指三年后我成为了妻子,整天忙碌于家务之中。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指早起晚睡,没有时间休息。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指说话已经说到了极点,甚至变得激动。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指兄弟们不理解我,反而嘲笑我。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指我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也感到悲痛。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指等到我们一起变老,老年生活让我感到不满。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指淇水有岸边,隰水有泮池。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指在总角之宴上,大家言笑自若,信誓旦旦,没有想到会有反悔的一天。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指没有想到会有反悔的一天,但事实上已经发生了。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卫风·氓》是一个几千年前的古老民间歌谣,它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诉说了她和“氓”的情爱故事。这首诗曲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农村女性的情感世界和婚姻观念,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这位女子和“氓”从小一起长大,有着许多美好而难忘的童年回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长大后便渐行渐远,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有一天,“氓”突然来到女子家里,用换蚕丝为借口再次与她相会。在见到他的那一瞬间,女子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动和思念。
“氓”向女子表达了他多年来对她的深情厚爱,并提出了婚姻的请求。女子羞涩而不知所措,于是拖延了时间。最后,在“氓”的坚持下,女子答应了他,并让他等到秋天再来迎娶自己。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婚姻的观念,以及女性在传统社会中要遵从家族的安排和社会的规范。诗中的女子虽然爱“氓”,但也受到了传统礼教的束缚,使得她不能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农村的生产生活,描述了种桑养蚕、缫丝织布等勤劳的人们的生活场景。
总的来说,《卫风·氓》这首古老的民间歌谣,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为我们展示了当时农村儿女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状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鉴赏详情»
艺术成就:
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氓》诗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情绪进行再现的,其创作方法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以呈现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反映和批判社会现实。
2. 民歌的口头创作:《氓》最初广泛流传于民间,通过无数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和修改,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完整诗篇。这种口头创作的方式传承了中国古代文艺创作的传统,使得创作素材更加贴近人民生活。
3. 把握题材的各种复杂矛盾:诗人善于抓住题材的各种复杂矛盾,如自己和氓的矛盾、自己和兄弟的矛盾、婚前同居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不合理之处。
4. 反映女性的心理状态:《氓》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和真实感受,反映出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苦难和无助。这样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妇女解放的关注和呼吁。
总之,《氓》诗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的现实主义佳作,它不仅展现了封建社会下妇女的痛苦和束缚,更体现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对于人民艰苦生活的深刻洞察。
艺术成就详情»
层次结构:
文章名称:《诗集传》中男子追求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
第一章: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
1.1 描述场景:在集市上,男子以买丝为名与女主人公相遇
1.2 男子表达爱意:软硬兼施,向女主人公表白
1.3 女主人公态度:感到困惑,表示必须有人来说媒
1.4 最终定下婚期:订在秋天
第二章:女主人公思念男子
2.1 描述女主人公的心情:朝思暮想,泪流不止
2.2 描写女主人公的行动: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盼望重逢
2.3 见到男子:欣喜若狂,眉开眼笑
2.4 嫁给男子:带着全部的财物,迎娶派车前往,成为夫妻
第三章:抒情描写女主人公的容颜
3.1 桑树起兴:描写女主人公年轻貌美
3.2 描述女主人公的容颜:桑叶润泽有光,亮丽如明月
3.3 表达男子的热爱:欣赏女主人公的美丽
第四章:女主人公被男子弃后的沉寂
4.1 桑树起兴:描写女主人公的衰老和不幸
4.2 描述女主人公的容颜:桑叶枯黄飘落,比喻女主人公憔悴和被弃
4.3 见到男子:感叹鸟儿无食桑葚,表达对男子的思念和失望
4.4 总结:男子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女主人公被男子所伤害但仍对他念念不忘
层次结构详情»
赏析:
《卫风·氓》是一首描绘上古民间故事的叙事诗,通过女主角的口述,展现了一个情爱故事的鲜活画面。女子情感真挚,坦白直率,爱得深沉而热烈,即便在婚后遭受屈辱抛弃,也不改其热爱生命、热爱爱情的本质特征。
诗中所描绘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命运,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的风俗和底层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封建社会的不公平和残酷性。女子勇敢冲破礼法束缚,选择与氓同居,但却遭受了婚姻的悲剧,这恰恰暴露了封建社会男女平等问题的严重性。
这首诗通过女主角的表述,呼吁人们应该关注女性在婚姻中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反对性别歧视和男尊女卑的思想。它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提醒人们要注意社会公正、平等和人性的尊重。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个人如此老实忠厚,拿来换丝。这里的“拿来换丝”有可能是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其来商量婚事的意图。然后这个人送女子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但是他们商量婚事的计划被耽搁了,因为女方没有靠谱的媒人。男子请求女方不要生气,并约定在秋天订婚。
接下来,女子在登上倒塌的墙壁时,远望着期待已久的男人,但是远处并没有看见男子的身影,于是她失落的眼泪落了下来。最后女子终于看到了自己所爱的男子,喜极而泣。在婚前,男子用龟板、蓍草占卦预测未来,结果没有不吉利的预兆。男子用车来接女子,她带上了自己的嫁妆,准备嫁给他。此时,桑树仍未落叶,仍保留着新鲜润泽的绿色,男子劝女子不要让斑鸠贪吃桑葚。他还告诉女子,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因为男子的感情一直在变化之中。但是女子却无法逃脱爱情的束缚,她和男子共同面对生活中的艰辛。淇水波涛汹涌,水花溅湿了车上的布幔。虽然女子一直做着家务劳动,但男子却变得凶恶起来,并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指责和诋毁。即使是这样,周围的人也无法理解她的痛苦,只能讥笑她。
最后,女子开始反思自己曾经怀有的美好憧憬,白头偕老的愿望被男子的变化所粉碎。但是即便如此,女子依旧坚信“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即万物都有一定的限制,男子的变化无常也不例外。
译文及注释详情»
通假字:
《氓之蚩蚩》是一篇古代散文,文中的主人公蚩蚩被描述为一个忠厚的人,常常笑嘻嘻地表现出来。在文中,蚩蚩被描绘为一个“嗤嗤”的形象。除此之外,在文中还出现了一些通假字,例如“非”代表否定,“吁”代表叹词表感慨,“毋”代表不要,“脱”代表解脱,“畔”代表边界等。这些通假字虽然看起来和现代汉字不同,但是它们在古代的文字表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文化和思想水平。
通假字详情»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从古代到现代,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这种现象称为古今异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及其不同的含义:
“至于”,在古代的意思是“到达”,用于表示到达某个地方。而在现代则是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耽”,在古代的意思是“沉溺”,一般指对某件事物沉迷不舍。而在现代的意思则是“耽误”,表示拖延或阻碍事情的进行。
“以为”,在古代的意思是“把……当作”,一般指把某种状态或事物视为另外一种状态或事物。而在现代的意思则是“认为”,表示对某种观点或事物的看法和判断。
“泣涕”,在古代的意思是“眼泪”,指流下的眼泪。而在现代的意思则是“眼泪和鼻涕”,表示同时流出的眼泪和鼻涕。
“贿”,在古代的意思是“财物”,一般指某种财物或财富。而在现代的意思则是“用财物贿赂”,表示利用金钱等物品来行贿。
“宴”,在古代的意思是“快乐”,一般指某种欢乐或喜庆的场合。而在现代的意思则是“宴会”,表示在一定的场合下举行的饮食娱乐活动。
“三岁”,在古代的意思是“多年”,一般用于表示很长的时间。而在现代的意思则是“指年龄”,表示一个人已经出生多久。
古今异义详情»
词类活用:
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名词、数词等非动词类词语进行活用,以表达更加精准的意思和语境。
其中,“黄”作为名词,可以转化为动词用于表示变黄的行为。例如:“这个苹果过熟了,开始变黄了。”
“二三”作为数词,可以改变其词类成为动词,表示经常变化、多变的意思。例如:“他的情绪总是二三不定,很难琢磨。”
“夙”和“夜”作为名词,在特定语境下可以用作状语表示时间状态。例如:“他夙兴夜寐,每天都要早起晚睡。” 这里,“夙兴夜寐”的意思是他早起晚睡的状态。“夙”和“夜”作为名词在这里可以表达时间状态的含义,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
值得一提的是,“夙”和“夜”也可以用作形容词和副词,表示早和晚的意思。例如:“他的学术道路从夙兴夜寐开始”,这里的“夙”和“夜”是修饰“兴”的形容词。而在“夙寐以求”这个词组中,“夙”和“寐”都是副词,表示非常早就入睡的意思。
词类活用详情»
明句式: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无怒,将子以秋为期。[[2](https://so.gushiwen.cn/mingju/juv_254627870a45.aspx)]
明句式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