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麟解》拼音译文赏析

  • huò
    lín
    jiě
  • [
    táng
    ]
    hán
  • lín
    zhī
    weí
    líng
    zhāo
    zhāo
    yǒng
    shī
    shū
    chūn
    qiū
    chū
    zhuàn
    bǎi
    jiā
    zhī
    shū
    suī
    rén
    xiǎo
    jiē
    zhī
    weí
    xiáng
  • rán
    lín
    zhī
    weí
    chù
    jiā
    héng
    yǒu
    tiān
    xià
    weí
    xíng
    leì
    feī
    ruò
    niú
    quǎn
    shǐ
    chái
    láng
    鹿
    rán
    rán
    suī
    yǒu
    lín
    zhī
    weí
    lín
  • jiǎo
    zhě
    zhī
    weí
    niú
    liè
    zhě
    zhī
    weí
    quǎn
    shǐ
    chái
    láng
    鹿
    zhī
    weí
    quǎn
    shǐ
    chái
    láng
    鹿
    weí
    lín
    zhī
    zhī
    weì
    zhī
    xiáng
    suī
    rán
    lín
    zhī
    chū
    yǒu
    shèng
    rén
    zài
    weì
    lín
    weí
    shèng
    rén
    chū
    shèng
    rén
    zhě
    zhī
    lín
    lín
    zhī
    guǒ
    weí
    xiáng
  • yòu
    yuē
    lín
    zhī
    suǒ
    weí
    lín
    zhě
    xíng
    ruò
    lín
    zhī
    chū
    dài
    shèng
    rén
    weì
    zhī
    xiáng

原文: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译文及注释
麟是一种灵异的动物,显然非同凡响。它在《诗经》中被歌咏,在《春秋》中被记载,在各种传记和百家书中也有所涉及,即使是妇女和儿童也知道它是祥瑞之物。

然而,麟并不是一种可以被驯养在家中或者在世间常见的动物。它的形态也与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等动物都不相似。因此,即使有麟出现,也无法确定它就是麟。

角是牛的标志,鬣是马的标志,犬、豕、豺、狼、麋鹿等动物也都有各自的特征。只有麟是无法确定的。既然无法确定,那么称之为不祥也是合理的。然而,每当麟出现时,必定有圣人在位。麟是为圣人而出现的。圣人必定认识麟,因此麟的出现并不是不祥之兆。

另外,有人说:“麟之所以为麟,是因为它的德行而非它的形态。”如果麟的出现不需要圣人的存在,那么也可以称之为不祥。
注释:
麟:传说中的神兽,有龙头、鹿身、牛尾、马蹄,象征吉祥、美好、高贵等意义。
灵:有灵性、神秘、神奇的意思。
咏于《诗》:指《诗经》中的麟之篇。
书于《春秋》:指《春秋》中的记载。
传记百家之书:指各种历史、文学、哲学等书籍中的记载。
不畜于家:指麟不是人类可以驯养的动物。
不恒有于天下:指麟并不普遍存在于世界上。
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指麟的形态与其他动物不同。
不可知:指麟的形态和存在并不确定,可能只是一种传说。
不祥:指不吉利、不幸的意思。
圣人:指有德行、智慧、高尚的人。
以德不以形:指麟的重要性在于其象征的美好品质,而不是其形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获麟解》一文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于麒麟这一祥兽的描写与赋义,展现了他对于士人境遇的忧虑和怀才不遇的愤怒。 文章主要围绕着“麟”的话题展开,作者以麟为喻,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有才学的士人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他认为像麒麟这样神仙般的存在如果出现在天子或者圣人当道的时候,就被视为吉祥之象,但是如果出现在寻常百姓或者无能昏庸的政治统治者当中,就会被视为不祥之物。因此,作者寄托了怀才不遇的一腔怨愤,对于不能被重用的才子们深感无奈和悲哀。 作者的文笔婉约清丽、含蓄委婉,他通过对于“祥”与“不祥”、“知”与“不知”这两对反义词的转换,展示了自己的不平之情。同时,他也借助了麒麟的形象,表达了士人们的自怜自重和自怨自艾的心态。这种反复推敲和深思熟虑的写作手法,以及对于士人命运的忧虑和愤懑,构成了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 总之,韩愈的《获麟解》通过对于祥兽麒麟的描写和赋义,表达了对于士人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封建统治者的不满和怨愤。这篇文章的思想深刻、文笔婉约清丽,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前481年,孔子正在任教于鲁国。有一天,当地的猎人猎获了一只神秘的动物——一只麒麟。然而,鲁国的官员和士人却不知道这个奇妙的生物是什么。 孔子得知此事后非常震惊,并且认为这是神的启示。他坚信这件事情表明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高,因为他不认识这种动物。孔子因此决定辍笔停修《春秋》,专心致志地学习文化知识,以充实自己。 唐元和七年(812年),八百多年后,麟再次出现在东川。这次,韩愈撰写了一篇文章来阐发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麒麟象征着至善至美之物,是一种宏伟、崇高的存在。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广泛传播并深受人们欣赏和崇敬。 参考资料:1、(清)曾国藩编撰.曾氏杂抄 1:昆仑出版社,2002.08:178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麟(lín)是一种象征灵异、祥瑞的动物,这在《诗经》中有所歌颂,在《春秋》中也有所记载,并且出现在传记百家之书中。即使妇女儿童也能够认识它是吉祥之物。然而,麟是野生动物,不会被家庭所豢养,自然界中也不常见。麟的外形与马、牛、犬、猪、豺狼和麋鹿都不相似,因此,即使有麟出现,人们也可能不认识它是麟。人们不认识麟,于是就会认为它不吉祥了。尽管如此,如果有麟出现,那么必定有圣人在世谋政,因为麟是因为有圣人才出现在世上的。只有圣人才能够认识麟,因此,麟终究并非不吉祥之物。另外,据说,麟之所以被称作麟,并不是根据其外形,而是根据其德行。如果麟自行出现,却没有圣人来认识它,那么认为它不吉祥也是合适的。 译文及注释详情»


韩愈简介
唐朝 诗人韩愈的照片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推行者,合称“韩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收录《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