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译文及注释: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蕃州的部落能够结束战争,白天和晚上在黄河的曲折处狩猎。)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燕歌还在继续,大雁在塞上飞翔,牧马在边境的青草地上嘶鸣。)
注释:
蕃州: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部落:原始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由一些氏族或家族组成。
朝暮:早晨和傍晚。
驰猎:奔跑狩猎。
黄河曲:指黄河在甘肃省境内的弯曲地带。
燕歌:古代乐曲名,也指边塞的歌声。
塞鸿:指在边塞上飞翔的大雁。
牧马:放牧马匹。
群嘶:指一群马嘶叫的声音。
边草绿:边境地区的草地呈现出绿色。
译文及注释详情»
点评:
则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西北边地独特的壮美风光。3.黄河是中国母亲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神州大地。而在西北边地,黄河犹如天龙腾飞,奔腾咆哮,让人惊叹不已。诗中的“复”字,则表现了黄河流水之迅疾、之气势,更表现出将士们无畏困苦、执着战斗的决心。4.最后两句写“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里的“草木”指的是黄河河岸上的植物,而“归”字则暗示着将士们即将迎来胜利,回到故乡。随着春天的到来,“百般红紫”之景,也让人联想到祖国的繁华富强和美好未来。这样一幅既刚毅又富有生命力的图景,着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李益的这首《将至蕃州》描绘了西北边防将士们生命的磨难、英雄的气概以及西北壮美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感。李益在描写人物和自然时,都富有细腻和生动,而且巧妙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的敬仰之情,也启示了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要珍惜自己的祖国、爱护自然环境,发扬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点评详情»
李益简介: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出生于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考取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游历诗文,作诗及散文,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