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拼音译文赏析

  • jiāng
    shàng
  • [
    qīng
    ]
    wáng
    shì
    zhēn
  • tóu
    chǔ
    weǐ
    yān
    qiū
    shēn
    àn
  • wǎn
    chèn
    hán
    cháo
    jiāng
    mǎn
    lín
    huáng
    yàn
    shēng
    duō

原文: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相关标签:秋天

译文及注释
吴头楚尾路如何?——吴地和楚地之间的路怎么样呢?
烟雨秋深暗自波。——秋天的烟雨深深,江水波涛起伏。
晚趁寒潮渡江去,——晚上趁着寒潮渡江而去,
满林黄叶雁声多。——满林黄叶,雁声不断。
注释:
吴头:指江苏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古时候是吴国的领土。

楚尾:指湖南岳阳(古时候是楚国的领土)。

路如何:问路怎么走。

烟雨秋深:形容秋天的天气,雾气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显得朦胧。

暗自波:指江水波涛汹涌,暗示江面波涛汹涌,船只行驶不易。

寒潮:寒冷的气流。

满林黄叶:形容秋天的景色,林中的树叶变黄,落叶铺满地面。

雁声多:指候鸟南迁,天空中飞过许多雁群,发出嘹亮的叫声。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诗歌以深秋为背景,描绘了江上白波翻涌,烟雨萧瑟的美景,以及两岸山峦和树叶随风而动的景象。加之大雁南归的壮丽场面和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的形象,创造出了一种清爽脱俗、超然典雅的意境。 作者通过多层次的描绘,将秋的韵味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的吴头楚尾,是一个辽阔的江湖之地,无论从地域、山水或气候来看,都散发着浓郁的秋意。这里风寒水冷,江水波涛汹涌,烟雨迷茫,形成了一幅神秘而又壮美的秋江图。而大雁南归的场景更是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串串嘹亮的雁鸣声,回荡于天际之间,让人心旷神怡。 此外,作者还通过长髯白衫的先觉圣明凌虚的形象,表达了对于超然典雅的追求。长髯白衫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和深邃思维的向往,而凌虚则象征着超然脱俗的境界。将这一形象与秋江图相结合,诗歌在视觉和感官上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和效果,使人们沉浸在其中,心旷神怡。 总之,这篇诗歌充分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思想追求,将秋的韵味和超然典雅的境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秋意和清新脱俗的美。 赏析详情»


王士祯简介: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他出生于山东新城(今桓台县),常自称济南人,是清初杰出的诗人、学者、文学家。他博学多才,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于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期,他继钱谦益而主持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他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他还爱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