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中孤屿》拼音译文赏析

  • dēng
    jiāng
    zhōng
    屿
  • [
    nán
    beǐ
    ]
    xiè
    líng
    yùn
  • jiāng
    nán
    juàn
    lǎn
    jiāng
    beǐ
    kuàng
    zhōu
    xuàn
  • huái
    怀
    xīn
    dào
    zhuàn
    jiǒ
    xún
    jǐng
    yán
  • luàn
    liú
    屿
    屿
    meì
    zhōng
    chuān
  • yún
    xiāng
    huī
    yìng
    kōng
    shuǐ
    gòng
    chéng
    xiān
  • biǎo
    líng
    shǎng
    yùn
    zhēn
    shuí
    weí
    zhuàn
  • xiǎng
    xiàng
    kūn
    shān
    姿
    miǎn
    miǎo
    zhōng
    yuán
  • shǐ
    xìn
    ān
    shù
    jìn
    yǎng
    shēng
    nián

原文: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孤屿,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象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咏物

译文及注释
江南疲倦地游览,江北广阔地周旋。
怀着新的道路转向远方,寻找奇异的景色却不延续。
乱流奔向孤立的小岛,孤立的小岛媚眼中的江河。
云彩和阳光相互映照,空水清澈透明。
表面的灵物不值得赞赏,真正的内在谁能传承?
想象着昆山的美景,缅怀着区中的缘分。
开始相信安定的生活方式,尽情享受养生的岁月。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江北:指长江以北的地区。
倦:疲倦,疲劳。
历览:游览,观赏。
旷:广阔,辽阔。
周旋:往来,穿梭。
怀新道:指怀宁县的新道。
转迥:转弯曲折。
寻:寻找,寻觅。
异景:奇异的景色。
不延:不停留。
乱流:湍急的水流。
趋:向着,朝着。
孤屿:孤立的小岛。
媚:迷人的,美丽的。
中川:中央的河流。
云日:指云彩和阳光。
相晖映:相互照耀。
空水:指没有波澜的水面。
共澄鲜:清澈明亮。
表灵物:指表面的景物。
莫赏:不要只看表面。
蕴真:蕴含真谛。
谁为传:谁能传承。
想象:想象,幻想。
昆山姿:指昆山的风景。
缅邈:遥远,深远。
区中缘:指在这个地区的边缘。
始信:开始相信。
安期术:指养生之道。
得尽:完全掌握。
养生年:长寿的年份。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将为您介绍谢灵运的诗歌作品《题西林壁》。作品展现了诗人眼中江南胜景的疲惫倦怠,以及孤屿神秘美妙的景象,从而传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境界。 首先,通过对江南胜景历遍的描绘,诗人表现了内心的疲惫倦怠,这种对世俗事物的沉闷和倦怠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抒发。接着,诗人又描述了孤岛的神秘美妙,巧妙地运用了虚实交错、前后呼应的手法,成功地展示了孤岛的幽丽神奇。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展现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与神往,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该作品的语言精丽工巧,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感受和认知。通过选用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倦、旷、趋、媚、灵、真等,诗人成功地传递了自己的情感和意象。这些字眼和语言的精准运用,使得整首诗歌意境深远、情感丰富。 综上所述,《题西林壁》以其细腻入微的描绘、精美工巧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内涵,成功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才能。 鉴赏详情»


赏析
谓是诗人在发现孤屿后所产生的美感和惊喜,通过对孤屿的描绘,展现了其俊秀妍美、神奇绝伦的境界。诗人借用了“乱流”一句来形容自己横渡江流的速度之快,表达了他为探索孤屿美景而急不可耐的心情。接着,“媚”字则用来形容孤岛的魅力和吸引力,强调其独特美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最后,“云日”二句则从光影色彩上进行了形象而生动的描绘,用白色的云朵和金色阳光、湛蓝天空和碧绿江水相互映衬,勾勒出了孤屿山的美丽画面。这四句诗,透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呈现出诗人对新异胜境的向往与赞叹,既表达了作者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是诗人对永嘉江北地区的颂扬和推崇。整首诗以简淡的笔墨,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之美相结合,形成了一幅清新、纯美的水墨山水画。 赏析详情»


注释
的仙人之一,据说他研究出了让人长生不老的秘方。这句是说作者虽然不能像安期生一样长生不老,但欣赏美景仍能使其内心得到某种永恒的安宁和喜悦。⑨油幢:佛寺的塔楼。佛会,佛教寺院。这句是说孤屿山顶上有一个高耸的油幢,如同佛寺的塔楼般挺立在山顶上。因此作者将此处比作佛教寺院,使得整个景象更显神秘、仙境般的气息。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永嘉江孤屿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事物,渴望与世界脱离尘嚣、追求永恒的内心情感。同时,通过描写孤屿山的景象,借以自比道家、佛教的神仙之境,增强了诗篇的神秘感和超脱凡俗的意味。 注释详情»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谢灵运是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的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