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池上楼》拼音译文赏析

  • dēng
    chí
    shàng
    lóu
  • [
    nán
    beǐ
    ]
    xiè
    líng
    yùn
  • qián
    qiú
    meì
    yōu
    姿
    feī
    hóng
    鸿
    xiǎng
    yuǎn
    yīn
  • báo
    xiāo
    kuì
    yún
    chuān
    zuò
    yuān
    chén
  • jìn
    zhì
    suǒ
    zhuō
    tuì
    退
    gēng
    rèn
  • xùn
    fǎn
    qióng
    hǎi
    duì
    kōng
    lín
  • qīn
    zhěn
    meì
    jié
    hòu
    qiān
    kaī
    zàn
    kuī
    lín
  • qīng
    ěr
    líng
    lán
    tiào
  • chū
    jǐng
    fēng
    xīn
    yáng
    gǎi
    yīn
  • chí
    táng
    shēng
    chūn
    cǎo
    yuán
    liǔ
    biàn
    míng
    qín
  • shāng
    bīn
    gǎn
    chǔ
    yín
  • suǒ
    yǒng
    jiǔ
    qún
    nán
    chù
    xīn
  • chí
    cāo
    mèn
    zhēng
    zài
    jīn

原文: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相关标签:春天写景

译文及注释
潜龙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潜龙媚幽美的姿态,飞鸿发出遥远的声音。
薄霄感到云的浮躁,栖息在川流深处感到惭愧。
进德和智慧都不够,退耕也无法胜任。
为了追求财富而穷尽海洋,卧病时只能对着空林发呆。
在床上躺着,等待着节气的变化,偶尔掀开被子看看外面的景色。
倾听波涛的声音,抬头眺望崎岖的山峰。
初春的景象带来了新的气息,太阳的出现改变了阴霾的天气。
池塘里长出了春草,园中的柳树变成了鸣禽。
思念豳歌的悲壮,感受楚吟的忧伤。
选择隐居,希望能够永久地安宁,离开喧嚣的世界,难以平静内心。
坚持自己的信仰,不仅是古人的追求,也是现代人的追求。
注释:
潜虬:指蛟龙,比喻美女。
媚幽姿:迷人的姿态。
飞鸿:指大雁,比喻高远的声音。
响远音:传遍远方的声音。
薄霄:指天空。
愧云浮:感到自己不如云一般高远。
栖川:停留在山川之间。
怍渊沉:沉默不语,像深渊一样。
进德智所拙:在德行和智慧方面有所欠缺。
退耕力不任:退休后无力从事农耕。
徇禄反穷海:为了谋求官位而不顾一切,最终却陷入困境。
卧疴:卧病在床。
对空林:独自面对空旷的林木。
衾枕昧节候:在床上独自思考,不知道时间的流逝。
褰开暂窥临:掀开帘子,暂时看一眼外面的景色。
倾耳聆波澜:倾听海浪的声音。
举目眺岖嵚:抬头远望山峰。
初景革绪风:春天的景象正在发生变化。
新阳改故阴:新的太阳取代了旧的阴影。
池塘生春草:池塘里的草开始发芽。
园柳变鸣禽:园中的柳树上开始有鸟儿鸣叫。
祁祁伤豳歌:思念故乡的歌曲。
萋萋感楚吟:感受到楚地的忧愁和哀怨。
索居易永久:宁静的生活容易长久。
离群难处心:离开人群容易感到孤独。
持操岂独古:坚持自己的信仰不仅是古人的事情。
无闷征在今:不会感到无聊,也适用于现在。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个时代的残酷现实不允许他实现这个愿望。这样,诗人首先通过比喻写出了自己所面临的处境,然后通过具体事例来加以落实,使读者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 在第二层中,诗人描述了自己病中临窗远眺的情形。他看到了春天的阳光、草木复苏,心中充满感慨。这一层描写,在诗篇结构中发挥了转折作用。作者从外在的社会矛盾,转向对内心世界的关注,使作品产生了一种新的色彩,既表现了作者的自省与理解,又渲染出了一种寂静与恬淡的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最后一层写出诗人的思归之情。他虽然身居高位,却始终不能忘记内心深处所向往的自由与安宁。他们常常在官场风波与人情世故中感到迷茫和沮丧,渴望得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恨不能隐居山林,度过余生。这种变化莫测的心情,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世间那种无常的情感和生命的脆弱。 总之,这首诗通过多层次的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在官场生涯与内心追求之间的矛盾与纠结,反映出文人士族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处境。同时,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思归之情,使得作品充满了一种温馨、恬淡的气息,引发了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沉潜的龙,姿态是多么的幽闲多么的美妙啊!高飞的鸿鸟,声音是多么的响亮多么的传远啊!我想要停留在天空(仕进功名),却愧对天上的飞鸿;我想要栖息川谷(隐退沉潜),却惭对深渊的潜龙。我仕进修德,却智慧拙劣;我退隐耕田,却又力量无法胜任。为了追求俸禄,我来到这偏远的海边做官,兼又卧病在床,面对着光秃秃的树林。(每天)蒙着被子,睡着枕头,浑不知季节气候的变化。偶然间揭开窗帷,暂且登楼眺望。倾耳细听有那流水波动的声音,举目眺望有那巍峨高峻的山岭。初春的阳光已经代替了残余的冬风,新来的阳气也更替了去冬的阴冷。(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想起《出车》这首豳诗,真使我伤悲,想到《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更是让我感慨。唉!独居的生活真容易让人觉得时间难捱、特别长久,而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是让人难以安心。坚持节操那里仅仅是古人才做得到呢?所谓的“遯世无闷”今天在我的身上已经验证、实践了。 注释: 这段文字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所写的《临海静思录》。文章以自己生活的险恶境况为切入点,抒发了作者对名利与情感的矛盾之感,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之情。其中“沉潜的龙”和“高飞的鸿鸟”这两个形象,代表着人们常常向往的高贵、圣洁、自由和高远。作者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官僚的矛盾心态:既想要功名利禄,又想要隐遁自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则以“节操”这个概念作为人生的归宿,寄望于社会的和谐与美好。 译文及注释详情»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谢灵运是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的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