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译文及注释:
羁心积秋晨,心灵被束缚,秋晨时分积蓄情感,
晨积展游眺。早晨积蓄情感,展开游览眺望。
孤客伤逝湍,孤独的旅客受到逝去的河水的伤害,
徒旅苦奔峭。孤独的旅途艰辛,奔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石浅水潺湲,浅石上水潺潺流淌,
日落山照曜。太阳落山,山峰照耀着光芒。
荒林纷沃若,荒凉的林木茂盛繁荣,
哀禽相叫啸。悲鸟相互呼唤鸣叫。
遭物悼迁斥,受到环境的排斥和迁徙的悲伤,
存期得要妙。生存的时期需要有巧妙的方法。
既秉上皇心,既然拥有了上皇的心志,
岂屑末代诮。怎么会屈服于末代的诽谤。
目睹严子濑,亲眼目睹了严子陵的渔濑,
想属任公钓。心中想象自己也能像任公子一样钓鱼。
谁谓古今殊,谁说古今不同,
异代可同调。不同的时代也可以有相同的情感。
注释:
羁心:被束缚的心思。
积秋晨:秋天的早晨。
晨积展游眺:早晨积聚起来,展开游览和眺望。
孤客:孤独的旅客。
伤逝湍:受到逝去岁月的伤害。
徒旅:徒步旅行。
苦奔峭:艰难地爬上陡峭的山路。
石浅水潺湲:石头浅浅地露出水面,水声潺潺。
日落山照曜:太阳落山时照耀在山上。
荒林纷沃若:荒凉的林子里,鸟儿们相互叫唤。
哀禽相叫啸:悲伤的鸟儿们相互叫唤。
遭物悼迁斥:受到物质的限制而感到悲伤和失落。
存期得要妙:能够保持生命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既秉上皇心:既然拥有了上皇的心思。
岂屑末代诮:怎么会屑视末代的诽谤呢?
目睹严子濑:亲眼目睹了严子陵在濑户口钓鱼的情景。
想属任公钓:想象自己也能像任公子一样钓鱼。
谁谓古今殊:谁说古今不同?
异代可同调:不同的时代也可以有相同的感受。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诗的名字叫《七里濑》。它是在公元442年时,谢灵运从京都建康前往永嘉太守任职的途中所作。在富春江的七里濑畔,他看到两岸高山挺立,水流湍急,就着手写下了这首诗。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位于今天的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迤西。旧时有谚语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指的是船只行驶在急流上,速度很难控制,只能靠判断风力的大小来决定速度。诗中共有16句,每四句为一节,运用了一韵到底的写法。作者在观赏七里濑沿途景物的同时,借此抒发了自己的“羁心”之情。尽管诗中表现出一种旷达的语言风格,但也充满了与时代不符的牢骚情绪,这是谢灵运许多诗篇的特点。
诗的第一句“羁心积聚”。其中,“羁心”指游子远离家乡时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而“积”则是指这种思乡之情不断地在心中积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秋晨时郁结的羁旅之心。第二句则表现了诗人放眼欣赏沿途的景物,用“展”来形容他尽情享受这种感觉。“逝湍孤客徒旅苦奔峭”这几句话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江水的湍急和岸边的崩落时所产生的惆怅之情,“孤客”指的是正在舟行的游客,而“徒旅”则指的是步行的游客。他们仿佛都在议论着自己这种无家可归的处境。在接下来的几句话中,诗人通过歌咏江水之美的方式,将自己的思绪推至日落、荒林、哀禽等景物,表现出自然与人的紧密联系。
最后两句话“存期要妙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平津”则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和文化的向往。其中,“存期”指期望、想要,“要妙”指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学思想。而“上皇心”则指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思想感情,即伏羲氏的思想。这两个概念相互呼应,并借此表现了诗人对于老庄哲学思想和上古道德观念的向往。最后一句话是对当下混乱失序的社会状况的讽刺,表达了诗人的不屑和反感。整首诗通篇流畅,气势恢宏,既表现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又抒发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文化之道的向往。
鉴赏详情»
注释:
谢灵运 为你补充注释如下:
1. 。这篇诗的作者是未知的。
2. 羁(jī)心:羁旅之心,离乡人的愁思。积:聚集。这句话是说,在秋晨,诗人的离乡思念更加浓烈。
3. 展(zhǎn):尽情的意思。这句话是在说诗人在秋晨的时候自由自在地游赏眺望。
4. 逝湍(shì tuān):急流不停的江水。湍,指江河中的急流。徒旅:游客。孤客、徒旅皆指诗人自己,表达了他长期在外流浪的体验。
5. 奔峭(bēn niǎo):崩落断裂的陡峭江岸。这两句话是说看到急流的江水和崩落的江岸,更感伤自己长期在外漂泊。
6. 潺湲(chán yuán):水流的样子。这里是诗人对江水之美的描绘。
7. 日落:日光下射。照曜:阳光闪耀的样子。这里是在描绘夕阳的美景。
8. 荒林:无人料理和游赏的野林。纷沃若:枝叶繁茂众多的样子。纷,纷纷,众多。沃若,即沃然,美好繁盛的样子。这两句话是表现野林的繁茂和美好。
9. 遭物(zāo wù):看到客观景物,即面对着流水、日光、荒林和哀禽。悼:感伤。迁斥:被贬滴、斥逐。这两句话是表现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内心深处的感伤和思考。
10. 存期:期望,想要。存,想。要妙:精微玄妙的道理,这里指老庄的哲理。这句话是表达诗人对于老庄哲学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11. 秉(bǐng):掌握,把持。上皇心:上古时代人们淳朴的思想感情。上皇,即羲皇,伏羲氏,历史传说中的上古时帝王。岂屑(xiè):哪顾,不管。末代:衰乱之世,这里指诗人所处的社会。诮(qiào):责备,讥诮。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上古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追寻,他不在乎当下混乱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指责。
12. 严子濑:即严陵濑,在七里濑东。这句话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点,表现诗人的游历和探险精神。
13. 想属(xiǎng shǔ):未完成的意思。文章因数量限制,未完整呈现。
注释详情»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谢灵运是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的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