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屈原赋》拼音译文赏析

  • diào
    yuán
  • [
    liǎng
    hàn
    ]
    jiǎ
  • weí
    cháng
    shā
    wáng
    tài
    zhé
    xiāng
    shuǐ
    weí
    diào
    yuán
    yuán
    chǔ
    xián
    chén
    beì
    chán
    fàng
    zhú
    zuò
    sāo
    zhōng
    piān
    yuē
    zaī
    guó
    rén
    zhī
    suì
    tóu
    luó
    ér
    zhuī
    shāng
    zhī
    yīn
    yuē
  • gōng
    chéng
    jiā
    huì
    zuì
    cháng
    shā
    wén
    yuán
    chén
    luó
    zào
    xiāng
    liú
    jìng
    diào
    xiān
    shēng
    zāo
    shì
    wǎng
    nǎi
    yǔn
    jué
    shēn
    zaī
    féng
    shí
    xiáng
    luán
    fèng
    chī
    xiāo
    áo
    xiáng
    róng
    zūn
    xiǎn
    chán
    zhì
    xián
    shèng
    fāng
    zhèng
    dǎo
    zhí
    shì
    weì
    suí
    weí
    hùn
    weì
    zhí
    weí
    lián
    xié
    weí
    dùn
    qiān
    dāo
    weí
    juē
    shēng
    zhī
    zhōu
    dǐng
    bǎo
    kāng
    téng
    jià
    niú
    cān
    jiǎn
    chuī
    liǎng
    ěr
    yán
    chē
    zhāng
    jiàn
    jiàn
    jiǔ
    juē
    xiān
    shēng
    jiù
  • xùn
    yuē
    guó
    zhī
    shuí
    fèng
    piāo
    piāo
    gāo
    shì
    yǐn
    ér
    yuǎn
    jiǔ
    yuān
    zhī
    shén
    lóng
    shēn
    qián
    zhēn
    yǐn
    chù
    cóng
    xiā
    huáng
    suǒ
    guì
    shèng
    rén
    zhī
    shén
    yuǎn
    zhuó
    shì
    ér
    zàng
    shǐ
    使
    ér
    yún
    quǎn
    yáng
    bān
    fēn
    fēn
    yóu
    zhī
    jiǔ
    zhōu
    ér
    jūn
    huái
    怀
    fèng
    huáng
    xiáng
    qiān
    rèn
    lǎn
    huī
    ér
    xià
    zhī
    jiàn
    zhī
    xiǎn
    zhǐ
    yáo
    céng
    ér
    zhī
    xún
    cháng
    zhī
    néng
    róng
    tūn
    zhōu
    zhī
    héng
    jiāng
    zhī
    jīng
    jiāng
    zhì
    lóu

原文: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罷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译文及注释
谊为长沙王太傅,因被贬谪,心情不自由;当他渡过湘水时,为了悼念楚国贤臣屈原,写下了一篇赋文。屈原因被人诬陷而被放逐,写下了《离骚》赋,其中最后一篇写道:“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最终他投身汨罗而死。谊为他感到悲痛,因此自比,他的话说:“我恭敬地接受了您的恩惠,但却被罚到了长沙;我听说了屈原的故事,他自沉汨罗。我来到湘江畔,向这位先生致以敬意;他在这个世界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哀哉!他遇到了不幸的时代。凤凰和鸾鸟都被迫隐居,而鸱枭和猫头鹰却在翱翔。那些虚伪的人得到了尊荣,而真正的贤人却被迫倒下。人们把随和和夷平视为庸俗,而跖和蹻却被视为正直;莫邪被视为愚钝,而铅刀被视为锋利。唉,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无情啊!它毫无理由地生灭,像周鼎和康瓠一样被抛弃。我驾着牛车,骑着驴子,骏马却低垂着双耳,拉着盐车。章甫的履子已经磨损,不能再穿了;我为先生感到痛苦,他独自承受着这些苦难。”
接着他说:“已矣!这个国家已经没有人知道我了,只有我自己郁闷着。凤凰飞得很高,远离了我;它自己引领着自己远去。神龙被困在九个深渊里,深深地潜藏着自己;蟂獭躲在角落里,怎么可能和虾和蛭蟥一样?贤人的神圣德行是最珍贵的,它们远离了浊世,自我保护。如果骐骥可以被捆绑,那么它们和犬羊有什么区别呢?这个世界充满了纷争和离别,这也是先生的缘故。在历经九州之后,我们的君主,为什么还要怀念这个都城呢?凤凰在千仞之上翱翔,欣赏着德行的光辉,然后降落下来;它看到了那些危险的征兆,远远地避开了它们。那些平凡的人,怎么能容忍那些巨大的鱼船?那些横渡江湖的鲣鲸,必将被蝼蚁所制服。”
注释:
谊:指谊晦,字子长,唐代官员。
长沙王太傅:指唐代长沙王李世民的太傅,即谊晦。
谪去:指谊晦被贬谪。
度湘水:指谊晦经过湘江。
屈原:指楚国诗人屈原。
被谗放逐:指屈原被谗言所害,被楚国放逐。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长诗。
汨罗:指屈原自杀的地方,位于今湖南省汨罗市。
造讬:指谊晦写下了一篇赋文,表达对屈原的哀悼之情。
遭世罔极:指屈原遭遇不幸,身处逆境。
鸾凤伏竄:指贤才隐居,不得展现才华。
鸱枭翱翔:指奸邪得势,猖狂妄行。
闒茸尊显:指权贵显赫,但却谄媚奉承。
谗谀得志:指谗言得势,谄媚奉承者得到了权势。
贤圣逆曳:指贤才被排斥,不得展现才华。
方正倒植:指正直之人被冤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随、夷、跖、蹻、莫邪、铅刀:指历史上被贬低的贤才,如随侯、夷吾、跖犬、蹻马、莫邪、铅刀等。
斡弃周鼎,宝康瓠:指历史上被弃置的宝物,如周朝的鼎和康瓠。
腾驾罢牛,骖蹇驴:指贤才被贬低,不得展现才华。
骥垂两耳,服盐车:指贤才被贬低,不得展现才华。
章甫荐履:指唐代宰相章怀太子荐举的人才,但却不能长久地发挥才华。
凤漂漂:指凤凰高飞,离去遥远。
袭九渊之神龙:指神龙隐居在深渊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偭蟂獭:指蜂和水獭隐居在深处,不为世人所知。
圣人之神德:指圣人的高尚品德。
骐骥可得系而羁:指高贵的骐骥可以被驯服,但不能与普通的犬羊相提并论。
般纷纷:指世间的繁华纷杂。
历九州而其君:指历史上的君王。
怀此都也:指怀念过去的荣耀和权势。
千仞:指高山。
德辉:指高尚的品德。
细德之险徵:指品德高尚的人在世间面临的困难和危险。
寻常之污渎:指世间的污浊和低俗。
吞舟之巨鱼:比喻强大的敌人。
横江湖之鳣鲸:指强大的敌人被小小的虾和蛭蟥所制服。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此篇文章是对贾谊的两篇赋作——《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的鉴赏。在《吊屈原赋》中,贾谊表现出对屈原的悼念和同情,隐含着自身处境的感受。他用屈原来代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贤人,以此表达对世间不公平状况的不满。然而,他并不赞同屈原以身殉国的行动,这与他的生死观有关,其豁达、彻悟的性格也显示出一些不同于屈原的地方。在《鵩鸟赋》中,贾谊则借所遇到的事情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并借老庄思想表现出持平常心面对人生的态度。 总的来说,贾谊的两篇赋作均流淌着对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忧伤和思考。这也是前汉时期文化氛围的特点之一,强调思辨和自我表达。贾谊通过对屈原的侧面描绘来表现自己的人生境遇,并在另一篇作品中,通过对所遇到的鸟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表达不仅仅是情感宣泄,更是对世界、对人性、对命运的思考和探究,体现出文化人物对社会与自我存在的重视和关怀。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贾谊是汉代文化巨人之一,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他的《吊屈原赋》是由于他自己也遭受了政治上的排挤与不公,因此有着极大的同感和共鸣。在这篇赋作中,贾谊不仅对屈原的不幸命运表示慨叹和同情,还以屈原为自喻,揭示了当时统治者是非不分、黑白颠倒的情况,表达了自己不甘屈服的心情。这篇赋既是对古人的吊慕,也是对当今社会的某些问题的控诉。 这篇赋作的时间是公元前177年(汉文帝三年),距离秦汉大一统的时期已经不远。这个时期,先秦时期各家思想逐渐糅合,儒学开始占据主流地位,同时汉赋和史学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这个新的文化格局中,长沙的文化发展异常迅速,贾谊、张仲景等一批文化巨人相继涌现,工艺美术如丝织、漆器等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贾谊自幼聪慧,18岁即以能“诵诗属书”而著名于地方。在太守吴廷尉的引荐下,他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久就被任命为太中大夫。由于他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建议,包括改正朔、易服色、法度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等,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但是他的建议遭到了周勃、邓通等将相大臣的诋毁,说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故未能得到重用。公元前176年,他被调离京城,改任长沙王太傅。 总之,贾谊的《吊屈原赋》是一篇充满感情和力量的赋作,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上的不公和黑暗面,同时也展示了长沙汉代文化的灿烂光芒。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境遇。屈原虽然是楚国的贤能之臣,但由于遭受谗言的诬陷,被放逐,最终选择自杀。贾谊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慨和追思,写下了这篇《屈原赋》。 注释: 屈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和教育家,代表作品为《离骚》。 离骚:屈原的一篇长篇抒情诗,叙述了他离开楚国后的思乡之情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 汨罗江:屈原自杀的地方,现在湖南省岳阳市境内。 长沙王:汉武帝时期的王莽,任命贾谊为太傅。 谗言:对一个人进行恶意中伤、抹黑的说法或行为。 乘坐:指乘坐交通工具。 疲牛:体力消耗过度而疲惫不堪的牛。 跛驴:腿脚有残疾的驴。 骖:驾驶较小的车辆。 骏马:指好马。 长久:久远,常久不变。 倒行逆施:行为反常、不合常理。 境遇:指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和处境。 译文及注释详情»


贾谊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字太傅,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 贾谊的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其中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