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长城》拼音译文赏析

  • yǒng
    cháng
    chéng
  • [
    táng
    ]
    wāng
    zūn
  • qín
    zhù
    cháng
    chéng
    tiě
    láo
    fán
    róng
    gǎn
    guò
    lín
    táo
  • suī
    rán
    wàn
    lián
    yún
    zhēng
    yáo
    jiē
    sān
    chǐ
    gāo

原文: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相关标签:咏物

译文及注释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越过临洮。
虽然长城连绵万里,也要比得上尧帝的三尺高。
注释:
秦筑长城:指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用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比铁牢:比喻长城坚固如铁牢,难以攻破。

蕃戎:指北方游牧民族,如匈奴、鲜卑等。

临洮:古代临洮县,位于今天的甘肃省定西市。

万里连云际:形容长城的长度之长,连绵不断,如云彩般遥远。

争及尧阶三尺高:比喻长城的高度之高,达到了尧帝时期的标准,即三尺高。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通过游览长城的经历,深刻感悟到军事武力的强大固然重要,但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更为重要。他认为,即使当时空前强盛的秦王朝也不能与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比。这反映出作者对于仁义道德的重视和追求。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作者以长城为背景,把壮阔的天际线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表现出对中华文明的敬仰之情。诗中所表达的价值观,既是对古代先贤的尊崇和赞美,也是对人类普遍价值的呼唤和追求,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赏析详情»


注释
汪遵、整理、补充注释、作者 这段内容中提到了两个名词需要补充注释: 1. 蕃戎:指当时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如匈奴、羯族等。他们与中原王朝不同,通常居住在边疆地带,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2. 临洮:是秦朝置县名,位于今天中国甘肃省临洮县境内。临洮地处边疆,是古代长城防线上的军事重点地区。在历史上,临洮一带经常发生战争和军事冲突。 注释详情»


汪遵简介: 王遵是唐代诗人,字不详,宣州泾县(唐诗纪事作宣城人)人,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他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许棠亦及第。他的诗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他的诗集《唐才子传》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