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译文及注释:
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汉字译文:
亚夫营旁边柳树茂盛,隋主堤边四通八达。
攀折柳枝送给你,心中还有深意,翠眉娇嫩怕春风吹。
注释:
亚夫营:地名,指隋朝时期的一处军营,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东南部。
柳濛濛:形容柳树的枝叶茂密。
隋主堤:指隋炀帝所修建的大运河堤坝。
四路通:指大运河的四条支流汇聚于此。
攀折:摘下。
翠眉:形容柳树的叶子颜色。
轻嫩:柔嫩。
怕春风:指柳树的枝叶容易被春风吹散。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佚名,题目为《咏柳》。它是一首七言绝句,咏史的内容也贯穿了其中。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咏柳”为题,却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周亚夫军细柳”和“隋炀帝下扬州”。这显示出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渊博掌握。其中,“周亚夫军细柳”是指周亚夫军队周围有许多又细又长的柳树,形象地表达了周亚夫军队强壮有力的形象;“隋炀帝下扬州”则是指隋炀帝杨广下江南视察时,在扬州两岸沿运河种植杨柳,形成了一幅壮美景象。作者巧妙地将这两个历史典故与咏柳融合在一起,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了自己的诗歌创作中,更加凸显了作者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从诗歌的形式上来看,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节奏感明显。每句都有明确的主题,并以柳树为引,自然而然的展现出柳树的外形和特点,更贴合了“咏柳”这一主题。此外,全诗运用了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这首《咏柳》诗歌的意境清新、感性而不失文化渊源,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创作才华。虽然佚名,但这首诗却凭借着精妙的构思和深邃的内涵,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赏析详情»
注释:
这段文字提到了一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典故,下面是相关内容的补充注释:
1. 佚名:指诗歌作者的姓名不详,即没有记载出来。
2. 亚夫:指周亚夫,西汉时期的名将,历任衡阳都尉、南郡太守等职。在反抗王莽篡位的战争中,周亚夫领导了数万大军,以精壮的部队和灵活的战术成为了汉朝反抗王莽的重要力量之一。
3. 营畔柳:出自《史记·周亚夫传》中对周亚夫军队形象的描写。当时周亚夫的军营周围有很多柳树,因长得细长而称之为“细柳”,意味周亚夫的军队强壮有力。
4. 隋主:指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在位期间实行开疆拓土的政策,推行新法,但也因此引起大规模的反抗和战乱,最终导致隋朝的崩溃。
5. 堤:这里指京杭大运河两岸种植的杨柳,隋炀帝杨广下扬州时在这里种植了大量的杨柳,形成了壮丽景致。
6. 攀折赠君:古代送别亲友时有折柳寄情的习俗,将青色的柳枝折成箫形来表达离别时的思念。
注释详情»
汪遵简介: 王遵是唐代诗人,字不详,宣州泾县(唐诗纪事作宣城人)人,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他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许棠亦及第。他的诗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寄托了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他的诗集《唐才子传》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