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亚之歌·并序》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shěn
    zhī
    ·
    bìng
  • [
    táng
    ]
  • wén
    rén
    shěn
    zhī
    yuán
    nián
    shū
    zhōng
    fǎn
    guī
    jiāng
    beī
    xíng
    qián
    jiǔ
    láo
    yòu
    gǎn
    shěn
    zhī
    qín
    qǐng
    nǎi
    jiě
    sòng
    zhī
  • xìng
    cái
    rén
    yuàn
    chūn
    fēng
    táo
    huā
    mǎn
    qiān
    hóng
  • zhú
    duàn
    cōng
    xiǎo
    jiā
    zhù
    qián
    táng
    dōng
    dōng
  • bái
    téng
    jiāo
    chuān
    穿
    zhī
    shū
    duǎn
    cái
    fàn
    jiā
  • xióng
    guāng
    bǎo
    kuàng
    xiàn
    chūn
    qīng
    yān
    chéng
  • chūn
    qīng
    shí
    cái
    bái
    xià
    zhì
    zhì
    huáng
    jīn
    jiě
    lóng
  • xié
    guī
    jiāng
    chóng
    mén
    láo
    láo
    shuí
    shì
    lián
    jūn
    zhě
  • wén
    zhuàng
    chóng
    xīn
    rén
    sān
    zǒu
    cuī
  • qǐng
    jūn
    dài
    dàn
    shì
    cháng
    biān
    hái
    yuán
    qiū

原文: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相关标签:送别

译文及注释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因书不中第,回到吴江。我为他的离去感到悲伤,他没有钱买酒来消愁,但我也感受到了他的勤奋和努力。于是我唱了一首歌送他。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盛开,红色遍布千里田野。紫色丝绸和竹子编织的书包断了骢马的小腿,他住在钱塘东复东的家里。

白色藤蔓交织着书包和短笛,像梵文一样整齐。他献上了雄壮的光芒和宝矿,成为了春卿。他在烟雾弥漫的水底乘着一片叶子。

春卿在白天拾起材料,把它们扔进黄金里,解开龙马的束缚。他带着书包回到家里,但是谁会关心他的辛苦呢?

我听说壮士的心和骨头都很坚强,古人走了三次也没有被摧毁。请你等待黎明,长鞭将会带来新的事物,等到秋天,我们还会再见。
注释:
1. 沈亚之:指文人沈亚之。
2. 元和七年:指唐代元和七年,即812年。
3. 书不中第:指沈亚之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
4. 吴江: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5. 无钱酒以劳:指沈亚之身无分文,无法买酒来消愁。
6. 感沈之勤请:指沈亚之多次请求朋友帮助他,让人感到他的勤奋。
7. 吴兴:指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
8. 才人:指有才华的人。
9. 怨春风:指怨恨春天的风,因为它让人思乡。
10. 桃花满陌千里红:指春天桃花盛开,美丽的景象。
11. 紫丝竹断骢马小:指紫色的丝绸和竹子编成的笼子断了,小马跑了出来。
12. 家住钱塘东复东:指住在钱塘江东岸。
13. 白藤交穿织书笈:指用白色的藤条编成的书包,交叉着穿过书包。
14. 短策齐裁如梵夹:指短的笔杆和长的笔头一起裁剪,像佛教的夹子一样。
15. 雄光宝矿献春卿:指矿工献上宝贵的矿石给官员。
16. 烟底蓦波乘一叶:指在烟雾弥漫的水面上,乘坐一片叶子。
17. 春卿拾材白日下:指官员在白天采集木材。
18. 掷置黄金解龙马:指用黄金来解救被困的龙和马。
19. 携笈归江重入门:指沈亚之背着书包回到家中。
20. 劳劳谁是怜君者:指沈亚之辛苦,但没有人来关心他。
21. 壮夫重心骨:指有志气的人有坚定的信念。
22. 古人三走无摧捽:指古代有些人经历了三次失败,但仍然坚持不懈,最终成功了。
23. 事长鞭:指长期的努力和奋斗。
24. 他日还辕及秋律:指将来会有一天,沈亚之会取得成功,达到自己的目标。


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李贺的《元和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有几个词语可能需要注释: 1. 元和:是唐宪宗的年号,公元806-820年。 2. 一解:乐府歌谣一章称为一解,这里指诗歌。 3. 吴兴才人:指沈亚之,是李贺的朋友。 4. 桃花满陌:指落红铺满田间的路。 5. 紫丝竹:指鞭子,传统上常用竹子编制马鞭。 6. 骢马:形容青白相间的马。 7. 书笈:指书箱。 8. 梵夹:指佛经夹,在唐代,梵语经卷很受欢迎。 9. 宝矿:指金银宝石等贵重物品。 10. 解龙马:指松绑马匹,放走骢马。 11. 重心骨:指有志向、有骨气、有道德操守的人。 12. 古人三走:指管仲三次为官, 三次罢免;三次打仗, 三次失败但是后来他辅助齐桓公成为一代名相。 13. 摧捽:指挫折。 14. 事长鞭:指驾驭马匹时使用长鞭。 15. 还辕:再来一辆车,辕是古代车辆的一部分。 16. 秋律:指秋季的氛围和情绪。 注释详情»


鉴赏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自隋朝开始兴起,至唐朝盛行。科举制度作为帝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吸引了大量志向追求仕途的士子前来应试。及第之时得意忘形,失意之时丧魂落魄,折射在文学上,也给文学带来了新的表现主题。 沈亚之落第后归来,李贺写下了诗篇进行安慰。本是一般应酬之作,但对于诗人切身的痛楚以及对科举制度的深刻感受,激发了他的愤慨之情,直接痛斥主考官有眼无珠,在明天大白天“掷置黄金解龙马”,字字铿锵有力,气势恢宏。这首诗本是送别之作,但却充满了对落第友人的关怀,“携笈”二句则展示了对朋友深切的关注之情。最后四句则寄予厚望,鼓舞朋友的士气,在未来得以再次尝试。其中,“古人三走”典故则点睛之笔,鼓励沈亚之勇往直前,在挫折中成长。整首诗铿锵有力,深情厚谊,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珍贵遗产。 鉴赏详情»


李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世人称他为“诗鬼”或“诗仙”。出身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因此后世称他为李昌谷。李贺生活贫困,抑郁感伤,焦思苦吟,他的作品也反映了他的心情,但他的诗仍然闪着奇光异彩,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然而,在公元816年,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