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译文及注释: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十年前我们曾经分别,如今在征途上相遇。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马头指向何方?夕阳下的千峰万壑。
注释:
十年:指长时间的分别。
曾:表示过去的经历。
一别:分别一次。
征路:指征战的道路。
相逢:相遇。
马首:马的头部。
夕阳: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千万峰:形容山峰众多。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本文是一篇对小诗《久别重逢后别》的鉴赏,通过对诗歌的细致研读,深入探讨了其透露出的深刻情感和意境。
这首小诗用简洁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久别重逢后再次分别的情景。在平淡的文字之间,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虽然泛泛之交的别与逢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但由于十年的岁月沉淀,重逢之时必然引发人事沧桑之感和对过往的回忆。因此,这首诗的平淡叙述中也不乏情感的流露。
诗歌的重点并非重逢带来的感触,而是在别离时所表现出的情感丰富和真切的描绘。在万山攒聚的岭上和夕阳斜照的黄昏偶然重逢,又匆匆作别,诗人用含蓄而有力的语言,将双方未别、将发未发的瞬间情景轻轻托出——“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马头指向何方?眼前是千万座山峰,夕阳从西方斜照,投射出余晖,这是一幅深山夕照中悄然作别的素描。没有花哨的色彩,没有复杂的描绘,只是简单地通过语言创造出一种令人感到神远的意境。
通过对这首小诗的细致鉴赏,我们发现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然,刻画出重逢和别离的真实情感。
鉴赏详情»
权德舆简介: 权德舆,字载之,唐代文学家,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在德宗时期,被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期,拜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其为权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