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拼音译文赏析

  • shàng
    shòu
    jiàng
    chéng
    wén
  • [
    táng
    ]
  • huí
    fēng
    qián
    shā
    xuě
    shòu
    jiàng
    chéng
    wài
    yuè
    shuāng
  • zhī
    chù
    chuī
    guǎn
    zhēng
    rén
    jìn
    wàng
    xiāng

原文: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相关标签:月亮战争边塞思念

译文及注释
回乐峰前沙似雪:回乐山前沙如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受降城外月似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不知何处吹芦笛,
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回乐峰: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是一座山峰。

沙似雪:形容沙子很细,像雪花一样。

受降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城南,是明朝时期为接收降顺而建的城池。

月如霜:形容月亮很明亮,像霜一样。

吹芦管:指吹奏芦笙等乐器的音乐声。

一夜征人:指一夜中征战的士兵。

望乡:思念家乡。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回乐峰前的沙地、受降城外的月色、凄凉的芦管、征人眺望故乡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句描写了边塞夜色的清幽和孤寂,后两句则表现了戍边将士对故乡的思念和迫切的归乡心情。整首诗以风景为背景,以情感为主线,形象地表现出征人们身处荒凉边疆所体验到的孤独、寂寞、乡思等复杂情感。 在诗中,诗人用“似雪”的形容词来描述沙漠,用“如霜”的形容词来描述月光,富有意境和修辞手法。这样的写法恰到好处地展现了边塞的寂静和冷僻,也暗示了征人对家乡的渴望和思念。而芦笛声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更是象征了边塞文化和文化交流。在这样一个荒凉、闭塞的地方,大家都能通过共同的音乐语言来传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也是本诗的深刻含义所在。 因此,本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景色、细腻入微的描写、富有情感的探索等手法,将征人们在边塞独特的生存状态和情感状态生动地描绘出来,展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边塞将士崇高形象的赞美和敬重,以及对故乡深挚的感情,这些都是本诗值得赞赏和传颂的原因。 鉴赏详情»


李益简介: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出生于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考取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游历诗文,作诗及散文,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