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
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
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
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
全盛须臾哪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
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
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
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
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
译文及注释:
古城荒凉,荆榛丛生。驱马经过,愁绪满怀。魏王宫观,禾黍遍地。信陵宾客,随着灰尘。回忆昔日,雄都繁华。轩车歌钟,照亮天涯。三十万甲士,军容整齐。一千里国土,连营布阵。全盛时期,转瞬即逝。高台曲池,已不再存。遗址上只有,狐狸的足迹。古地上空荡荡,只有草木的根。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侠客朱亥,名传千古。行人仍知,夷门之道。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年代凄凉,无从问起。往来只见,水东流。
注释:
古城:指洛阳古城。
莽苍:荒芜茂盛。
荆榛:指荆棘和杂草。
驱马:驾驭马匹。
荒城:指洛阳城已经荒废。
愁杀人:形容洛阳城的凄凉景象让人感到悲伤。
魏王宫观:指魏王宫殿和宫廷建筑。
禾黍:指稻谷和小麦。
信陵宾客:指李陵的客人。
随灰尘:指随着灰尘飞扬而去。
雄都:指洛阳。
旧朝市:指古代洛阳的繁华市场。
轩车:指豪华的马车。
歌钟:指歌舞和钟声。
起:指开始。
军容带甲:指士兵穿着盔甲整齐列队。
国步连营:指国家的疆域和军队的阵营。
全盛:指洛阳的鼎盛时期。
须臾:短暂的时间。
高台曲池:指洛阳的名胜古迹。
遗墟:指废墟。
狐狸迹:指野生动物在废墟中留下的痕迹。
草木根:指草木的根部。
摇落:指树叶落下。
伤怀抱:指伤感的情绪。
抚剑:指抚摸剑柄。
侠客:指有侠义精神的人。
朱亥:指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
名:指名声。
识:指认识。
夷门道:指夷门,是洛阳的一个地名。
白璧黄金:指珍贵的白玉和黄金。
万户侯:指拥有万户人家的大贵族。
宝刀骏马:指名贵的宝剑和快速的马匹。
填山丘:指堆积成山的土丘。
凄凉:形容洛阳的落寞和凄凉。
往来:指来往的人们。
水东流:指洛阳城东流经的河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古城长满了荆棘杂草,笼罩在一片苍茫的气象之中。我骑马来到这古城前,目睹荒芜的景象,不由愁思满怀,难以自已。魏王的宫室、庙观都长满了禾黍,信陵君和他的宾客们都随着灰尘一去了无痕迹。想当年在雄伟的都城的朝市上,华贵的车骑华光四射,高雅的乐声悠扬此起彼伏。精锐的军队,规模达三十万之多,国土上营寨连绵,相接千里之遥。全盛的那段时光对于永恒的历史来说不过的短暂的一瞬,哪里可以言说,连当年那些楼台、湖池都早已不复存在了。断壁残垣间只有狐狸跑过的痕迹,古旧的土地上只留下几许昔日草木的枯根。天色已晚,草木凋零,目睹此情此景,不由手把长剑,悲极而歌。侠客朱亥的威名至今为人所传颂,路过的行人都还能认出经过夷门的道路。那些身佩白璧腰缠黄金食封万户的侯爵,以及手持宝刀跨着骏马的战将,早已埋葬在了山丘之中。当年发生在古大梁城里的凄凉旧事已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湮没无闻了,谁还能深究个中缘由呢?往来其中的人们也只能看见那流水从容东流而去,也许它就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注释:
- 禾黍:指庄稼作物
- 信陵君:春秋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家,名骊姬,后封信陵君
- 雕栏玉砌:华丽的建筑风格
- 朝市:城市的市场
- 车骑:装备齐全的骑兵队伍
- 精锐的军队:精干的部队
- 楼台:高大的建筑楼
- 湖池:人工修建的水域
- 侠客:指心怀侠义的武侠人士
- 朱亥: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又称闯王
- 夷门:古时候泛指边境关口、道路口等地名
- 白璧:白色的玉石
- 食封万户:以赏赐食物封爵,将之授于某一状态的万户以上大族
- 埋葬在:安葬在
- 古大梁城:指汉代大梁城,今河南洛阳市
- 流水从容东流而去:形容时间的不可逆转性,一如水流向东。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断壁颓垣”等形象表现出一种哀怨的情调,诗歌的气氛悲凉动人。此段只有四句,它是在前一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描述空旷的荒城、萧瑟的秋景来加强对当时的荒凉之感的表达。最后一段则是自然地引出了诗的主题:历史的沉淀和珍贵性。同时,作者通过那“流水从容东去”的意象,突出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历史的不可追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无常,加深了对这座荒城的惋惜和对历史的珍视之情。全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形象鲜明,透过描摹古都荒凉之景,表达了诗人衷心的感叹之情。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朝天宝三年(744年),当时高适与李白、杜甫一起游历大梁古城。大梁是唐朝的汴州陈留郡,战国时曾是魏国的都城,故称“古”。在这次旅行中,三位文学巨匠忘情于美酒和豪放的气氛中,登上吹台,慨叹当时的荣光与辉煌,怀古自感,这一段历史因此得以传承。据《新唐书·杜甫传》所载:“尝从(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醋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可以看出,在当时,三位文学巨匠的主题是热情洋溢的、充满挑战的,他们的情绪极为高涨,心境自由,写下了不少精彩的诗篇。
而高适,这首诗的作者,时年四十岁,正隐居宋中,以耕钓为生。他曾渴望进入朝廷仕途,但却始终找不到机会,因此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情绪。在这种心境下,他创作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描绘了古都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陈留古城的怀旧与思考,高适表达了对时代的铭记和对人生的思考,让读者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伤感情调。
创作背景详情»
高适(704—765年),唐朝边塞诗人.字达夫,郡望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行次三十五,故称“高三十五”。早年在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以耕钓为生,后出任封丘县尉。安史之乱期间,先后出任淮南、剑南节度使,又担任彭蜀二州刺史、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病逝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长于古风、乐府,论诗推崇建安风骨。其诗题材广泛,尤能反映民间疾苦,语言质朴,风格雄浑,与岑参并称“高岑”,又与王之涣、王昌龄、岑参合称“边塞四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