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译文及注释: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在楚江微雨中,建业城的暮钟响起。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远处的帆影模糊重叠,飞鸟在迷雾中缓缓飞去。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海门深处看不到,浦树远远含着滋味。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相互送别的情感无限,像散开的丝线沾在衣襟上。
注释:
楚江:指长江中下游的一段,流经江苏南部和安徽北部。
建业:古代吴国的都城,今江苏南京。
暮钟:指傍晚的钟声。
漠漠:形容远处的景象模糊不清。
帆来重:指远处的船只密集。
冥冥:形容远处的景象模糊不清。
鸟去迟:指远处的鸟儿飞行缓慢。
海门:指长江口的一个地方,今江苏南通。
浦树:指长江边上的树木。
含滋:指树木茂盛。
相送情无限:形容离别时的深情厚谊。
沾襟比散丝:形容离别时的眼泪如同细丝一般,沾湿了衣襟。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楚江:指扬州境内的长江支流-楚江
笼罩:覆盖
细细微雨:非常细小的雨,即细雨
建业城:指古代吴国的都城、三国时期孙权的都城,今江苏省南京市
敲响:敲击
暮钟:即晚钟
繁密:纷繁而密集
船帆:指船上的帆
沉重:因雨水浸湿而变得沉重
错暗:深沉而昏暗
迟缓:缓慢
长江:中华大地最长的江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
流入:流向,汇入
海门: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通市二灶镇东南,长江最后一个支流处
深远:深沉而遥远
不见:看不到
树木:指江边的树木
饱含:充满
雨滴:雨水滴落在物体上形成的小水珠
润滋:滋润
送别:送行
老朋友:多年交情深厚的朋友
无限:无穷尽
沾襟:指泪水沾湿了衣襟
泪水:眼泪
象:像
江面:江水的表面
补充注释:
本篇诗意境深且意境优美,作者借江雨寄情思,笔触细腻,运用写实手法直接描写江雨,以暮钟配合出深沉的气氛。描写了雨中长江的景象,展现出长江这一自然美景的壮丽和神秘。同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别的情景勾勒出来,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凄凉、暮然的画面。接下来的“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丰富了诗歌的意象,船帆下垂,“繁密”中透着一股凝重之意,犹如人们在情感的紧张之下,难以轻松挥别。而“天色错暗”,则将暮雨的氛围进一步推向深沉,加上鸟儿的迟缓,使整首诗更添沉闷。第三、四两联写景愁相间,各具特色;送别行即将告终,不禁添上些许离愁别绪。句子简洁明了,一语成谶。最后一句“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把情感转化为形象,使人倍感悲凉。整首诗通过细腻、贴切的描写,勾勒出了凄凉的气氛,读来让人感到离愁别绪,既有对离别的无奈和伤感,也有对自然景观的思考和赞美。可以说,这首送别诗不仅是一幅情感的图画,更是一幅自然景观的画卷,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人生离别和自然景观的感慨。
赏析详情»
韦应物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歌风格恬淡高远,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因此被称为“韦苏州”。他的诗作被收入《韦江州集》、《韦苏州诗集》和《韦苏州集》三部作品,共计23卷,其中散文仅存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