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穆见寄》拼音译文赏析

  • chóu
    jiàn
  • [
    táng
    ]
    liú
    cháng
    qīng
  • zhōu
    xiāng
    fǎng
    访
    zhì
    tiān
    wàn
    zhuàn
    yún
    shān
    gēng
    shē
  • sǎo
    chái
    mén
    yíng
    yuǎn
    qīng
    tái
    huáng
    mǎn
    pín
    jiā

原文: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孤舟相互探访到了天涯海角,曲折崎岖的云山路更加险峻。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想要扫扫柴门迎接远方的客人,但青苔和黄叶却遍布着这贫穷的家园。
注释:
孤舟:单独的小船。
相访:相遇、相聚。
天涯:极远的地方。
万转:曲折、弯曲。
云山:山峰云雾缭绕的景象。
路更赊:路途更加遥远。
扫柴门:打扫门前的柴草,表示迎接客人。
远客:远道而来的客人。
青苔:生长在潮湿处的青色苔藓。
黄叶:秋天落叶的颜色。
满贫家:充满了贫穷的家。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你乘一叶小舟,溯新安江而上,到这荒僻之地,来探望我。一路艰难,行驶在白云之下,山间河道之上。我多希望能够将这简陋的茅屋打扫干净,好迎接远路而来的贵客;可是我的房前屋后布满了碧绿的青苔,枯黄的树叶也洒满了在院子里。 注释: 新安江:中国东南部流域的一条河流,位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处。 艰难盘桓:形容在险峻、曲折的山路或江河中前进的艰辛困苦。 简陋:简单朴素,不讲究豪华装饰的样子。 青苔: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绿色藻类植物,常见于建筑物表面或山石上。 枯黄:形容叶子枯萎干枯后变成的淡黄色状态。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应了行程中艰辛险阻,主人独处多年的情景。青苔黄叶的描写也展现出时间的流转,岁月无情的无奈之感。整首诗通过对行程情景、家居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与李穆的亲情、思念之情,以及对到来客人的期盼和喜悦之情。其诗意深沉,意境优美,令人回味久久。在艺术上,刘长卿巧妙地运用隐喻和比喻手法,将旅途中的见闻和情感感悟融入诗中,使诗歌更具深意和感染力。同时,他的表现手法也富有现实感,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山水环境和人文风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可以说,“送李使君之任归西山”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具有极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背景是唐代,作者佚名,但是我们知道他是刘长卿的女婿李穆。他是一位有才华的人物,而刘长卿则是当时文坛上备受推崇的诗人之一。这首诗的名字是《送李使君之任归西山》。 据《全唐诗》所载,这首诗的原唱是李穆,名为《寄妻父刘长卿》。在诗中,李穆抒发了离愁别恨之情,描述了旅途中的种种艰辛和期待归家的心情。而刘长卿则以此为蓝本,写下了这首名篇。 这首诗描写了李穆从桐江到新安江逆水行舟的情景,路程险阻,充满艰难险阻。刘长卿运用极具现实感的手法,描绘了行程中的风景、环境和人情,以及主人独处多年的情景,表达了对客人的期盼和喜悦之情,展现了人性情感的深度和广度。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篇传统的游仙诗,更是一个充满了家国情感的时代见证。它通过对旅途中种种艰辛和主人独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友情和国家的思念和关切,具有非常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创作背景详情»


刘长卿简介
唐朝 诗人刘长卿的照片

刘长卿(726年-790年),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唐代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