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译文及注释:
洛阳城里的花儿像雪一样纷飞,陆浑山中的花儿现在才开始绽放。
早晨在河桥别离时,杨柳随风摇曳,晚上在伊川河畔躺下时,桃花和李花在月光下绽放。
伊川的桃花和李花正在盛开,寒食节时在山中喝酒,仿佛又回到了春天。
野老不知道尧舜的力量,却畅饮歌唱,和平的时代真美好。
注释:
洛阳城:古代著名城市,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
花如雪:形容洛阳城里的花开得很盛。
陆浑山: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今始发:指陆浑山的花刚刚开始开放。
旦别河桥:指早晨在河桥上分别。
杨柳风:指河桥上的杨柳被风吹动的景象。
夕卧伊川:指晚上在伊川河边休息。
桃李月:指伊川河边的桃花和李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伊川桃李:指伊川河边的桃花和李花。
正芳新:指花儿刚刚开放,香气扑鼻。
寒食山中酒复春: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节日,这里指在山中喝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野老:指山中的老人。
尧舜力:指古代传说中的尧舜两位圣人的力量。
酣歌一曲太平人:指在山中畅饮,唱歌,感受到了太平的生活。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文本介绍了一首题为《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的诗作,作者为宋代诗人宋之问。通过对陆浑山庄和洛阳城的描写,该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从描写角度来看,诗人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首先,他以“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的方式,将洛阳城的喧嚣与陆浑山庄的清幽做了对比。其次,他通过“旦别”句和“夕卧”句分别描写了清晨在洛阳城河桥眺望和晚上在陆浑山庄的景致,进一步凸显出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该诗的结构也很有特点。首先是起句,“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接着是“旦别”句和“夕卧”句,通过这两句对仗工稳的语言艺术,表达了诗人近距离欣赏大自然的感受。最后是结尾,“无言别后忆相逢,小阁南楼夜月明”,通过回忆和展望,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之感。
总体来看,该诗富有自然之美,也表现了诗人平凡而真挚的感情。同时,该诗也具有多重意义,不仅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的颂扬,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它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鉴赏。
鉴赏详情»
宋之问简介: 宋之问,字延清,汉族,出生于汾州(今山西汾阳市),有一说是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一名少连,是初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诗文著称,其诗作深受唐代文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