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译文及注释:
谁说你没有羊?有三百只群羊。谁说你没有牛?有九十头牛犉。你的羊来了,它的角弯曲。你的牛来了,它的耳朵湿润。
它们或下到阿里,或在池塘里喝水,或躺下或走动。你的牧人来了,穿着草帽和蓑衣,背着食物。有三十种物品,你的牲畜都有。
你的牧人来了,用柴火蒸熟食物,用雌性和雄性的牲畜。你的羊来了,谨慎小心,不跳不蹦。用手臂指挥它,它就会跟着你走。
牧人做了一个梦,梦见许多鱼和旗帜,大人解梦说:鱼代表丰收,旗帜代表家庭幸福。
注释:
谁谓尔无羊?——“尔”指牧人,问他是否没有羊。
三百维群——“维”为计数单位,表示群的数量,三百群羊。
谁谓尔无牛?——问牧人是否没有牛。
九十其犉——“犉”为牛的一种,九十头牛。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羊的角很长,形容羊的形态。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牛的耳朵湿润,形容牛的形态。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描述牧人的日常生活,有时在山坡上放羊,有时在池塘边喝水,有时睡觉或者聊天。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牧人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有时背着食物。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维”为计数单位,表示物品的数量,三十件物品,牧人的牲畜都有了。
以薪以蒸,以雌以雄——用柴火蒸熟食物,牛羊都有。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形容羊的态度谨慎,不乱跑不摔倒。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用手臂拍打羊的后腿,让它们跳起来。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牧人做梦,梦见鱼和旗帜,大人解梦。
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梦见鱼,预示着丰收的好年景。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梦见旗帜,预示着家庭幸福美满。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是谁说你没有羊?一群就有三百只。是谁说你没有牛?七尺高的有九十。你的羊群到来时,只见羊角齐簇集。你的牛群到来时,只见牛耳摆动急。有的奔跑下高丘,有的池边作小饮,有的睡着有的醒。你到这里来放牧,披戴蓑衣与斗笠,有时背着干粮饼。牛羊毛色三十种,牺牲足够祀神灵。你到这里来放牧,边伐细柴与粗薪,边猎雌雄天上禽。你的羊群到来时,羊儿小心紧随行,不走失也不散群。只要轻轻一挥手,全都跃登满坡顶。牧人悠悠做个梦,梦里蝗虫化作鱼,旗画龟蛇变为鹰。请来太卜占此梦:蝗虫化鱼是吉兆,预示来年丰收庆;龟蛇变鹰是佳征,预示家庭添人丁。
【注释】:
羊角齐簇集:羊的角紧密地聚拢在一起。
牛耳摆动急:牛的耳朵快速地摆动。
伐细柴与粗薪:砍伐用于生火的小树枝和粗壮的木柴。
天上禽:指飞在空中的各种鸟类。
三十种:指牛、羊毛色的种类。
牺牲足够祀神灵:指养殖的牛羊可以作为祭品供奉神灵。
跃登满坡顶:指羊儿非常容易跳上山坡。
旗画龟蛇变为鹰:指梦境中出现的画着龟蛇图案的旗帜由此变成了一只鹰。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文是一首关于牛羊蕃盛的诗,主要描写了放牧生活中的景象。这首诗的作者众说纷纭,但是都认为是一位熟悉放牧生活的文士所作。全诗采用“赋”的写作技巧,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首章中,作者以突兀的方式作出开篇,直接问牧人是否有羊,然后一下子就蹦出了三百只羊的数量。这种情节安排十分生动,将诗人乍一见到众多牛羊的惊奇、赞赏之情,表现得极为传神。此外,诗人通过对牛羊的身体特征耳和角的描绘,生动地描述了牛羊在放牧时的气象。通过“濈濈”、“湿湿”等描写,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了羊儿小心紧随行,不走失也不散群的景象;而牛的耳朵快速地摆动,则表现出了牛群到来时的威风凛凛。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牛羊蕃盛的描写,展现出了放牧生活中的自然和谐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鉴赏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