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台》拼音译文赏析

  • nán
    shān
    yǒu
    tái
  • [
    xiān
    qín
    ]
    míng
  • nán
    shān
    yǒu
    tái
    beǐ
    shān
    yǒu
    lái
    zhī
    jūn
    bāng
    jiā
    zhī
    zhī
    jūn
    wàn
    shòu
    寿
  • nán
    shān
    yǒu
    sāng
    beǐ
    shān
    yǒu
    yáng
    zhī
    jūn
    bāng
    jiā
    zhī
    guāng
    zhī
    jūn
    wàn
    shòu
    寿
    jiāng
  • nán
    shān
    yǒu
    beǐ
    shān
    yǒu
    zhī
    jūn
    mín
    zhī
    zhī
    jūn
    yīn
  • nán
    shān
    yǒu
    kǎo
    beǐ
    shān
    yǒu
    zhī
    jūn
    xiá
    meí
    shòu
    寿
    zhī
    jūn
    yīn
    shì
    mào
  • nán
    shān
    yǒu
    beǐ
    shān
    yǒu
    zhī
    jūn
    xiá
    huáng
    zhī
    jūn
    bǎo
    ěr
    hòu

原文: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相关标签:诗经

译文及注释
南山上有一座台,北山上有一片莱。乐善好施的君子,是邦国的基石。乐善好施的君子,万寿无限。

南山上有桑树,北山上有杨树。乐善好施的君子,是邦国的光辉。乐善好施的君子,万寿无穷。

南山上有杞树,北山上有李树。乐善好施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乐善好施的君子,德行声名不断。

南山上有栲树,北山上有杻树。乐善好施的君子,虽然远离人世,却能享受长寿。乐善好施的君子,德行高尚不衰。

南山上有枸杞树,北山上有楰树。乐善好施的君子,虽然年迈,却能保护后代。乐善好施的君子,德行永存。
注释:
南山有台:指南山之上有一座高台,象征着国家的根基。

北山有莱:指北山之上有一片绿草,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乐只君子:指德高望重、品行优良的君子。

邦家之基:指君子是国家的基石,没有君子,国家就会动荡不安。

万寿无期:指君子的德行可以流传千古,永不消逝。

南山有桑:指南山之上有桑树,象征着国家的丰收。

北山有杨:指北山之上有杨树,象征着国家的富强。

邦家之光:指君子是国家的光辉,可以照亮整个国家。

万寿无疆:指君子的德行可以流传到永远,永不磨灭。

南山有杞:指南山之上有杞树,象征着君子是民众的父母。

北山有李:指北山之上有李树,象征着君子是民众的慈父。

民之父母:指君子是民众的父母,可以保护和照顾民众。

德音不已:指君子的德行可以不断传扬,永不停歇。

南山有栲:指南山之上有栲树,象征着君子的德行可以流传到很远的地方。

北山有杻:指北山之上有杻树,象征着君子的德行可以流传到很远的地方。

遐不眉寿:指君子的德行可以流传到很远的未来,永不消逝。

德音是茂:指君子的德行可以不断传扬,永不停歇。

南山有枸:指南山之上有枸树,象征着君子可以保护国家和人民。

北山有楰:指北山之上有楰树,象征着君子可以保护国家和人民。

遐不黄耇:指君子的德行可以流传到很远的未来,永不衰老。

保艾尔后:指君子可以保护国家和人民,使他们安居乐业。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 君子很快乐,为国立根基。(莎shā,藜lí)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 君子很快乐,为国争荣光。(桑sāng)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 君子很快乐,人民好父母。(枸杞gǒu qǐ)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 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鸭椿yā chūn) 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 君子很快乐,那能不长寿。(枳zhǐ,椇jǔ) 【释义】本篇诗借南、北两山之物寓意君子之德。用生命力顽强的山林之物来赞颂君子忠诚的高尚品质,抒发了诗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君子精神的崇敬之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诗的作者为佚名,全诗共五章,每章开头都以南山、北山的草木作为引子,呈现出浓郁的民歌气息。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杻、有楰,这些象征着不同美德的植物,恰如国家需要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这种兴中有比、含义丰富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象征意义。 而这些兴语不仅仅是用来起势和变化韵脚,并且能够达到表达主旨的功效。如果只是简单地直接表达“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意思,这首诗将显得突兀和平淡。但是在南山、北山的草木后面加上一些修饰,诗就显得更加含蓄而委婉,充满了和谐自然的韵律。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也彰显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 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以极度简单明了的文字勾勒出了被颂扬者高尚的人格。这种节省笔墨,言简意赅的艺术手法,为祝寿的表达提供了优美的画面。表功不仅是祝寿的必要部分,而且也与诗的主旨密不可分。由于前面的功表得到得体的掌握,后面的祝寿就变得更显得有力有理。 第四、五章则用“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两个反诘句传达出祝愿,即只有这样高尚的君子才能拥有长寿和健康;这种祝福表达建立在前三章对于被颂扬者的表彰上。最后,诗人强调道,“乐只君子,厥祚永矣”,再次回顾整首诗贯穿始终的主题,非常巧妙地达到了全诗的收束。 鉴赏详情»


佚名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