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令·长安怀古》拼音译文赏析

  • zhōng
    qíng
    lìng
    ·
    cháng
    ān
    huái
    怀
  • [
    sòng
    ]
    kāng
    zhī
  • ā
    fáng
    feì
    zhǐ
    hàn
    huāng
    qiū
    yòu
    qún
    yóu
    háo
    huá
    jìn
    chéng
    chūn
    mèng
    liú
    xià
    jīn
    chóu
  • jūn
    shàng
    yuán
    tóu
    leì
    nán
    shōu
    yáng
    西
    xià
    sài
    yàn
    nán
    feī
    weì
    shuǐ
    dōng
    liú

原文: 阿房废址汉荒丘。狐兔又群游。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
君莫上,古原头。泪难收。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相关标签:婉约

译文及注释
阿房废址:秦始皇的阿房宫废墟,荒芜的丘陵上。
狐兔又群游:野狐和野兔又在这里游荡。
豪华尽成春梦:曾经的豪华和辉煌已经化为春梦。
留下古今愁:留下了历史和现实的愁苦。
君莫上,古原头:君子不要上去,古原的山头。
泪难收:眼泪难以收回。
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夕阳西下,塞外的大雁向南飞去,渭水向东流淌。
注释:
阿房废址:指秦始皇的阿房宫遗址。
汉荒丘:指汉朝时期的荒废之地。
狐兔:指野兔和狐狸,象征荒凉之地的野生动物。
豪华尽成春梦:指曾经的繁华富贵如同春梦一般短暂。
古今愁:指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
古原头:指古代的原野。
夕阳西下:指太阳落山的景象。
塞雁南飞:指候鸟南迁的季节。
渭水东流:指渭河向东流淌。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解
此篇康与之所作词文《春夜阿房宫怀古》写尽了作者对昔日美好的回忆和对今天的悲伤感触。全词从眼前景物出发,描述了阿房宫的废墟以及汉代荒丘的变迁,然后转而抒发个人内心独有的感受。 在上片中,康与之通过描写阿房废址以及荒丘的现状来表达自己对于时光的感慨和意犹未尽的遗憾。以往辉煌瑰丽的阿房宫,现在已经落得狐兔群游的境地,昔日的豪华已成为如今的泡影。作者在此之间,回忆起过去风光无限的时刻,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想象和回忆中。 下片则更多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怀和情感。眼前的景象,是一帮帮的塞雁南来,是渭水东流。渐渐地,黄昏时分来临了,给这种伤感的气氛更添几分愁思。整首词工丽哀婉,情韵悠长,让人不禁为之沉醉。这是康词中较为突出的一首,通过文字抒发了人们对于时光的无奈和感叹,令人唏嘘不已。 评解详情»


注释
康与之、整理、补充注释、作者 以下是关于“康与之”的注释: [[1](https://ctext.org/searchbooks.pl?if=en&searchu=ctp:work:wb529393&remap=gb)]:该资料提供了一个作品的信息,即《昨梦录》的作者为康与之。但是该资料中并没有对本题目提供的内容——“阿房” 进行注释,应该是无关的。 “阿房”是秦始皇所建造的宫殿名称,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临渭区。这个宫殿建成后,一部分兵马常年驻守。同时,在历史上也常常被用来比喻奢华宏伟的宫殿或豪华住宅。在本文中,“阿房”被用来注释康与之文中提到的“宫名”。 注释详情»


康与之简介: 可以整理出以下信息: - 人物姓名:康与之 - 出生时间、地点:生平未详 - 家庭成员信息不详 - 历史事件:号顺庵,是一位词人和书法家。曾受到晁端礼和陈叔逊的教授。建炎初年,与高宗共同起草《中兴十策》,名声大噪。后附秦桧求进,成为桧门下十客之一。专任应制歌词,并担任监国子监、监门下省等职务。绍兴十七年擢军器监,后离开京城出任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而后除名编管钦州。二十八年,移居雷州,再移新州牢城,在那里去世。 - 其他人物:晁端礼和陈叔逊是康与之的两位老师;秦桧为康与之的主要支持者。 - 作品:康与之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作品流传不广,但仍有一定影响力。 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