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瓜洲渡口》拼音译文赏析

  • qīng
    píng
    ·
    guā
    zhōu
    kǒu
  • [
    sòng
    ]
    hǎo
  • guā
    zhōu
    kǒu
    qià
    qià
    chéng
    dǒu
    luàn
    feī
    qián
    yíng
    shǒu
    xué
    guān
    liǔ
  • miàn
    qián
    zhí
    kòng
    jīn
    shān
    zhī
    xíng
    shèng
    dōng
    nán
    gēng
    yuàn
    zhū
    gōng
    zhù
    xiū
    jiào
    wàng
    liǎo
    zhōng
    yuán

原文: 瓜州渡口。恰恰城如斗。乱絮飞钱迎马首。也学玉关榆柳。
面前直控金山。极知形胜东南。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相关标签:婉约写景

译文及注释
瓜州渡口,恰似城池斗。乱絮飞舞,钱币迎马首。也要学习玉关的榆柳。面前直视金山,深知东南的美景。更希望各位公子,不要忘记中原之美。
注释:
瓜州渡口:指位于今天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境内的瓜州渠。

恰恰城如斗:恰恰城是指瓜州城,因其城墙呈斗形而得名。

乱絮飞钱迎马首:形容瓜州渡口繁华热闹,人来人往,车马喧哗,钱币和绸缎等物品随风飘扬。

玉关榆柳:指位于今天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玉门关,以及关内的榆树和柳树。

面前直控金山:指瓜州渡口位于黄河南岸,对面是黄河北岸的金山。

极知形胜东南:形容作者对东南地区的山水景色非常了解。

诸公:指文人士大夫。

中原:指中国北方的中心地带。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李好古所写的《江城子》是一首描写瓜洲地区景致和社会现实的词作。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瓜洲的描述,展示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家园的思念,表达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首先,词中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手法,将瓜洲的自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以“平沙浅草”开篇,将瓜洲的田园风光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其清平安宁的氛围。随后又写道“城如斗,江水如带”,将瓜洲城和江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以壮阔和恢弘之感。这些写景的描绘,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其次,词人通过对瓜洲的历史渊源和时局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明显的议论性。作者在词中写道:“南控金山,形势十分重要”,点明了瓜洲在当时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而“乱絮飞钱”的描写,则更加生动地表现出瓜洲的贫困和落后,引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深思。最后,作者呼吁朝廷诸公加意经营,不要忘了中原地区,体现了他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关切和期望。 综上所述,李好古所写的《江城子》通过对瓜洲的写景、抒情和议论,展示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它在语言上精练优美,富有音乐美感,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赏析详情»


注释
这段内容是在介绍李好古所写的《江城子》时涉及到了一些地理和历史上的背景信息,以下是具体的注释: 1. 瓜洲:瓜洲是位于今江苏邗江县南部的一个地方名。在古代,它是一处交通要冲和商贸重地,因此也是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发生的地方。 2. 城如斗:这里指的是瓜洲的城墙形状类似于北斗星的图案。北斗星在古代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因此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在用美好的比喻形容瓜洲城的壮观和祥和。 3. 玉关:这个词通常泛指边塞。在古代,边塞是国家安全的屏障,同时也是文化和商业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玉关”一词在此可以理解为指瓜洲作为一处交通要道和商贸重地的地位。 4. 直控金山:这一句话可以理解为瓜洲直接控制着镇江的金山地区,而金山地区则是东南方向的一个重要战略要地。这也说明了瓜洲在古代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价值。 注释详情»


李好古简介: 李好古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但其生平不详。据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李好古自署乡贡免解进士,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 李好古年轻时有远大的志向,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因此,当他到了大约30岁时仍未求得功名,便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他的《酹江月》中也写道:“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表达了自己中年以后仍然无法如愿的困境。据此可以推断,他在中年以后仍然没有获得成功,于是四处流浪。 虽然李好古生平不详,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却是不可忽略的。他的作品有《八声甘州》、《江城子》、《酹江月》等,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著称,至今仍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