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新城接桐庐,山茗久所利。
江东亡命儿,贩不畏黥劓。
堂上千金子,捕以操凶器。
恐非吾徒为,勇少乃可避。
译文及注释:
新城接桐庐,山茗久所利。
新城与桐庐相连,山中的茶叶长期受益。
江东亡命儿,贩不畏黥劓。
江东的亡命之徒,贩卖货物不惧受到刑罚。
堂上千金子,捕以操凶器。
家中的千金小姐,拿起凶器去捕捉。
恐非吾徒为,勇少乃可避。
恐怕不是我们这些人所为,只有勇敢的年轻人才能逃避。
注释:
新城:指杭州城。
桐庐:指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
山茗:指山上的茶叶。
江东亡命儿:指江东地区的流亡之人。
贩:指贩卖。
黥劓: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在罪犯脸上刻字或割掉鼻子。
堂上千金子:指富家的千金小姐。
捕以操凶器:指被捕者手持凶器。
勇少:指勇敢的年轻人。
避:指躲避。
译文及注释详情»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的作品有《宛陵先生集》60卷,《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