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南国青青果,涉冬知始摘。
虽咀涩难任,竟当甘莫敌。
来从万里外,或以苦口掷。
所投同木瓜,欲报无琼璧。
译文及注释:
南国果子青青,到了冬天才开始摘。
虽然口感涩,但最终还是甜美胜过苦涩。
这些果子从万里之外而来,或许是用苦口投掷而来。
它们和木瓜一样被投入同一个篮子,但它们并不想要回报珍贵的琼璧。
注释: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
青青果:指青色的果实,可能是指柿子或者橙子等。
涉冬:指到了冬天,即时节已经到了可以采摘果实的时候。
知始摘:知道开始采摘。
虽咀涩难任:虽然口感涩,难以承受。
竟当甘莫敌:却能够承受甜味,没有什么能够抵挡。
来从万里外: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
或以苦口掷:或者是用苦口咀嚼。
所投同木瓜:所吐出的果核和木瓜的一样。
欲报无琼璧:没有珍贵的宝物可以回报。
译文及注释详情»
梅尧臣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是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梅尧臣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他的作品有《宛陵先生集》60卷,《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