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啸词(二之二)》拼音译文赏析

  • diào
    xiào
    èr
    zhī
    èr
  • [
    sòng
    ]
    zhé
  • guī
    yàn
    guī
    yàn
    yǐn
    zhuó
    jiāng
    nán
    nán
    àn
    jiāng
    feī
    què
    xià
    pán
    huán
    sài
    beǐ
    chūn
    lái
    hán
    hán
    hán
    hán
    zǎo
    xìng
    shēng
    qiě
    zhù

原文: 归雁。归雁。饮啄江南南岸。将飞却下盘桓。塞北春来苦寒。苦寒、苦寒、寒苦。藻荇欲生且住。



译文及注释
归雁。归雁。在江南南岸饮啄。即将飞行却停留。在塞北,春天来临却寒冷。寒冷,寒冷,非常寒冷。水中的水草想要生长却停滞不前。
注释:
归雁:指返回北方的候鸟。

饮啄:指候鸟在江南南岸觅食。

江南南岸:指江南地区的南岸,即指南方。

将飞:即将飞回北方。

却下盘桓:指候鸟在飞行途中突然停下来。

塞北:指北方边塞地区。

春来苦寒:指北方的春天依然寒冷。

藻荇:指水中的水草。

欲生且住:指水草刚刚开始生长,还想停留在这里。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是一位汉族文学家,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在嘉祐二年(1057年),他与兄长苏轼一同考取进士科。后来在神宗朝,他被任命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然而,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他被贬为河南推官。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辙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和门下侍郎等职。但因为他反对哲宗及元丰诸臣,导致被贬至汝州,随后又被贬至筠州,并被再次流放到雷州。最终,他被调往循州,并在徽宗登基后得以进入政治界。他先后被任命为永州、岳州太中大夫,之后又被降级到许州,并在这里退休。此后,他自称为“颍滨遗老”,直到卒于世。他被追赠谥号为“文定”。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其父苏洵、兄长苏轼合称为“三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