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啸词(效韦苏州·二之一)》拼音译文赏析

  • diào
    xiào
    xiào
    weí
    zhōu
    ·
    èr
    zhī
  • [
    sòng
    ]
    zhé
  • shuǐ
    shàng
    weī
    fēng
    qīng
    suō
    huáng
    ruò
    shàng
    hóng
    jiǔ
    bái
    guī
    guī
    guī
    guī
    cháng
    shēng
    chù

原文: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暮归、暮归、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译文及注释
渔父。渔父。水上微风细雨。
Fisherman. Fisherman. Gentle breeze and light rain on the water.
青蓑黄箬裳衣。
Wearing a green cloak and a yellow hat.
红酒白鱼暮归。
Red wine and white fish returning home at dusk.
暮归、暮归、归暮。
Returning home at dusk returning home at dusk the dusk returns.
长笛一声何处。
Where does the sound of the flute come from?
注释:
渔父:指在水上捕鱼的人。

微风细雨:形容天气阴沉,有微风和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青色的雨衣和黄色的竹帽。

红酒白鱼暮归:指渔父在傍晚时分,带着捕到的白鱼和喝过的红酒回家。

暮归、暮归、归暮:重复表达渔父归家的情景。

长笛一声何处:问长笛的声音从哪里传来。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是一位汉族文学家,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在嘉祐二年(1057年),他与兄长苏轼一同考取进士科。后来在神宗朝,他被任命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然而,因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他被贬为河南推官。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辙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和门下侍郎等职。但因为他反对哲宗及元丰诸臣,导致被贬至汝州,随后又被贬至筠州,并被再次流放到雷州。最终,他被调往循州,并在徽宗登基后得以进入政治界。他先后被任命为永州、岳州太中大夫,之后又被降级到许州,并在这里退休。此后,他自称为“颍滨遗老”,直到卒于世。他被追赠谥号为“文定”。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其父苏洵、兄长苏轼合称为“三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