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东郊寒色尚俳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译文及注释: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待雪,恼江梅。
谁劝东风腊里来,不知天气等待着雪,恼怒江边的梅花。
东郊寒色尚俳徊。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东郊的寒色依然徘徊不去。双色的燕子,飞舞在鬓发上的云堆旁。
玉冷晓妆台。宜春金缕字,拂香腮。
玉冷了,晓妆台上的东西。宜春的金线字,轻拂着芳香的腮颊。
红罗先绣踏青鞋。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红罗绣花的踏青鞋先行。春天还很浅,花的消息更需要催促。
注释:
谁劝东风腊里来:谁能劝说东风在腊月里吹来。
不知天待雪:不知道天空是否等待着下雪。
恼江梅:江边的梅花感到不满。
东郊寒色尚俳徊:东郊的寒冷色彩仍然徘徊。
双彩燕:双色的燕子。
飞傍鬓云堆:飞舞在鬓发上的云朵堆。
玉冷晓妆台:玉冷了,早晨的妆台。
宜春金缕字:宜春的金线绣字。
拂香腮:轻轻拂过芳香的脸颊。
红罗先绣踏青鞋:红色罗绸先绣制成的踏青鞋。
春犹浅:春天还很浅。
花信更须催:花儿的消息需要更多的催促。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邴简介: 李邴,字汉老,号龙龛居士,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年),享年62岁。他来自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在崇宁五年(1106年)时,他通过了进士考试。后来逐步升迁至翰林学士等职务。高宗即位后,李邴成为了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叛乱时,李邴以顺逆祸福之理劝止,并密告殿帅王元,建议对叛军进行禁旅击贼的行动。 李邴曾经担任资政殿学士,负责战阵、守备、措画和绥怀等多项工作,一直工作到晚年。他在泉州度过了最后17年的生活,在那里逝世。谥号为文敏,李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存世的词作品有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