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暮暮相望夕甫谐。针楼巧巧似身材。下头无数老人媒。
昨夜竹林那得见,朝来干鹊是空回。人间五日后能来。
译文及注释:
暮暮相望夕甫谐。
黄昏时分,我们相互凝望,夕阳渐渐西沉。
针楼巧巧似身材。
高楼宛如一根细针,巧妙地勾勒出她的婀娜身姿。
下头无数老人媒。
楼下聚集了许多老人,充当媒人的角色。
昨夜竹林那得见,
昨晚在竹林中无法相见,
朝来干鹊是空回。
今晨,干鹊却空着回来。
人间五日后能来。
五天后,她才能来到人间。
注释:
暮暮相望夕甫谐:黄昏时分,我们相互凝望,夕阳渐渐西下。甫谐指的是夕阳的美景。
针楼巧巧似身材:指的是楼阁的形状像女子的身材一样婀娜多姿。
下头无数老人媒:楼下聚集了许多老人,充当媒人的角色,可能是指他们在为人们牵线搭桥。
昨夜竹林那得见:昨晚在竹林中并没有看到。
朝来干鹊是空回:今天早晨,干鹊(指的是鹊鸟)却空着回来了,表示没有传递到喜讯。
人间五日后能来:五天后才能来到人间。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辰翁简介: 他的诗歌大多抒发爱国情怀,被誉为“宋代爱国诗人”。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其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共一百卷,已佚。他的诗歌大多抒发爱国情怀,被誉为“宋代爱国诗人”,《宋史·艺文志》有关他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