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了却儿痴外。撰园林、亭台馆榭,谩当吾世。红楯朱桥相映带,人在百花丛里。更依约、垂杨衬水。桧柏芙蓉橙桂菊,也还须、收拾秋冬意。闲会久,忽惊起。
繁华寂寞千年地。便渊明、桃源记在,几人知此。双手上还银菟印,趁得东风行李。看_岭、鄞江澄霁。从此归欤无一欠,但君恩、天大难酬耳。嗟倦鸟,投林志。
译文及注释:
了却儿痴外。撰园林、亭台馆榭,谩当吾世。红楯朱桥相映带,人在百花丛里。更依约、垂杨衬水。桧柏芙蓉橙桂菊,也还须、收拾秋冬意。闲会久,忽惊起。
繁华寂寞千年地。便渊明、桃源记在,几人知此。双手上还银菟印,趁得东风行李。看_岭、鄞江澄霁。从此归欤无一欠,但君恩、天大难酬耳。嗟倦鸟,投林志。
了却儿痴外。完成了对儿时的痴迷。建造了花园、亭台、馆榭,自以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红楯朱桥相映带,人们在百花丛中欢笑。更依约、垂杨衬水。桧柏芙蓉橙桂菊,也还需要整理秋冬的意象。闲暇的时候久了,突然惊醒过来。
繁华寂寞千年地。这个地方经历了千年的繁华和寂寞。就像渊明的《桃源记》一样,几个人知道这个地方。双手上还有银菟印,趁着东风带着行李。看着_岭、鄞江清澈。从此归来,没有一点遗憾,只是君恩难以回报。唉,疲倦的鸟儿,投入林中寻找志向。
注释:
了却儿痴外:指结束了幼稚无知的状态。
撰园林、亭台馆榭:指修建花园、亭台楼阁。
谩当吾世:自认为是自己的世界。
红楯朱桥相映带:红色的栏杆和朱红色的桥相互映衬。
人在百花丛里:指身处在花丛之中。
更依约、垂杨衬水:指根据约定,在垂柳树下边上水边。
桧柏芙蓉橙桂菊:指松树、柏树、芙蓉花、橙子、桂花和菊花。
也还须、收拾秋冬意:也需要整理秋冬的景色。
闲会久,忽惊起:长时间的闲适之后,突然惊醒。
繁华寂寞千年地:指繁华的景象已经过去,变得寂寞了千年。
便渊明、桃源记在:指就像渊明的《桃源记》一样。
几人知此: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事情。
双手上还银菟印:指手上还有银质的印章。
趁得东风行李:利用东风来行走。
看_岭、鄞江澄霁:看着山岭和鄞江变得清澈。
从此归欤无一欠:从此归来,没有一点遗憾。
但君恩、天大难酬耳:但是你的恩情,天大的难以回报。
嗟倦鸟,投林志:叹息疲倦的鸟儿,投向树林中寻求安慰。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吴潜简介: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出生于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他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考中进士,以第一的成绩被授予承事郎官,后任江东安抚留守等职。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但是次年吴潜便被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军南侵攻鄂州,吴潜因表现出色,被任命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并改封许国公,但最终仍然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次罢相。他被流放到建昌军,并被迫迁往潮州、循州等地。 吴潜精通文学,多才多艺,与姜夔、吴文英等人交往。他的词风沉郁、感慨特深,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更近于辛弃疾的风格。他的代表作品有《六州歌头》、《虞美人·山中雪后》等。他著有《履斋遗集》,其中包括了他的一些散文和诗歌作品,同时,他的词集也被收录在《履斋诗余》中。吴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作风骨独特,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