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森森竹里闲庭院。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
陌上春归,水边人远。尽将前事思量遍。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
译文及注释: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
红色的花草已经凋谢,绿色的荷叶刚刚展开。
森森竹里闲庭院。
竹林中的庭院宁静无事。
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
一炉香烟散尽,一杯茶水,透过墙壁听到黄鹂鸣唱。
陌上春归,水边人远。
春天的归来在陌上,水边的人远去。
尽将前事思量遍。
尽情回忆过去的事情。
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
流逝的光阴为了谁而匆忙,小桥静静地立在斜阳下的晚霞中。
注释:
红药将残:指红色的花朵即将凋谢,暗示春天即将过去。
绿荷初展:指绿色的荷叶刚刚展开,暗示夏天即将到来。
森森竹里闲庭院:形容竹子丛生的庭院,意味着环境清幽宁静。
一炉香烬一瓯茶:一炉燃烧的香烟和一碗茶,表示诗人在闲暇时养性。
隔墙听得黄鹂啭:通过墙壁听到黄鹂鸟的歌声,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倾听和赞美。
陌上春归:指春天即将结束。
水边人远:水边的人离得很远,暗示诗人的孤独。
尽将前事思量遍:回忆过去的事情,反复思考。
流光冉冉为谁忙:流动的光芒为了谁而匆匆忙忙。
小桥伫立斜阳晚:小桥静静地立在斜阳下,暗示诗人在黄昏时分的寂寥和思索。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吴潜简介: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出生于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他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考中进士,以第一的成绩被授予承事郎官,后任江东安抚留守等职。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但是次年吴潜便被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军南侵攻鄂州,吴潜因表现出色,被任命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并改封许国公,但最终仍然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次罢相。他被流放到建昌军,并被迫迁往潮州、循州等地。 吴潜精通文学,多才多艺,与姜夔、吴文英等人交往。他的词风沉郁、感慨特深,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更近于辛弃疾的风格。他的代表作品有《六州歌头》、《虞美人·山中雪后》等。他著有《履斋遗集》,其中包括了他的一些散文和诗歌作品,同时,他的词集也被收录在《履斋诗余》中。吴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作风骨独特,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