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景卢有南昌之行,用韵惜别,兼简司马汉章)》拼音译文赏析

  • mǎn
    tíng
    fāng
    jǐng
    yǒu
    nán
    chāng
    zhī
    xíng
    yòng
    yùn
    bié
    jiān
    jiǎn
    hàn
    zhāng
  • [
    sòng
    ]
    hóng
    shì
  • huā
    lín
    chūn
    huí
    liǔ
    àn
    chuāng
    jiān
    liè
    xiù
    héng
    meí
    lǎo
    lái
    guāng
    jǐng
    shēng
    tán
    shì
    biǎn
    zhōu
    西
    shōu
    zhàng
    kuò
    chí
    liú
    shāng
    jìn
    shī
    zàn
    xiē
    yān
    yòng
    wén
  • liáng
    chén
    huái
    怀
    jiù
    shì
    hǎi
    táng
    huā
    xià
    xiào
    zhaī
    chuī
    tàn
    nián
    bié
    wàn
    bìng
    nán
    zhì
    chù
    xiù
    chén
    què
    céng
    zhī
    jūn
    jīn
    zhū
    lián
    juàn
    shān
    chóng
    beī
    hàn
    zhāng
    zuò
    shān
    lóu
    jǐng
    weí
    zhī

原文: 雨洗花林,春回柳岸,窗间列岫横眉。老来光景,生怕聚谈稀。何事扁舟西去,收杖屦、契阔鱼池。流觞近,诗筒暂歇,焉用虎文彝。
良辰,怀旧事,海棠花下,笑摘垂丝。叹五年一别,万病难治。几处绣衣尘迹,歌舞地、乌鹊曾知。君今去,珠帘暮卷,山雨拂崇碑。汉章作山雨楼,景卢为之记。



译文及注释
雨洗花林,春回柳岸,窗间列岫横眉。
雨水洗净了花林,春天回到了柳树岸边,窗户间排列着连绵的山峦,形如横眉。

老来光景,生怕聚谈稀。
年老之时,担心聚会的机会变得稀少。

何事扁舟西去,收杖屦、契阔鱼池。
为何要乘着小船向西方去,收起拐杖和鞋履,与朋友一同去远离尘嚣的鱼池。

流觞近,诗筒暂歇,焉用虎文彝。
酒杯已近,诗笔暂时停歇,何需使用华丽的文字。

良辰,怀旧事,海棠花下,笑摘垂丝。
美好的时光,怀念往事,在海棠花下,欢笑着摘取垂下的花丝。

叹五年一别,万病难治。
叹息五年的分别,千万病痛难以治愈。

几处绣衣尘迹,歌舞地、乌鹊曾知。
几处绣衣上的尘埃,只有歌舞之地和乌鹊才知道。

君今去,珠帘暮卷,山雨拂崇碑。
你如今离去,珠帘在黄昏时卷起,山雨拂过崇高的碑石。

汉章作山雨楼,景卢为之记。
汉章建造了山雨楼,景卢为此留下了记载。
注释:
1. 雨洗花林:雨水洗净了花林,表示春天的到来。
2. 春回柳岸:春天回到了柳树丛生的岸边,表示春天的景象。
3. 窗间列岫横眉:窗户之间排列着像山峰一样的眉毛,形容窗外的山景。
4. 老来光景:指作者年老的时候的景象。
5. 生怕聚谈稀:担心聚在一起交谈的机会变得稀少。
6. 何事扁舟西去:为了什么事情而乘坐小船向西方去。
7. 收杖屦、契阔鱼池:收起拐杖和鞋履,与朋友一起去广阔的鱼池。
8. 流觞近:酒杯接近嘴边。
9. 诗筒暂歇:诗的创作暂时停止。
10. 焉用虎文彝:何必使用华丽的文字和器物。
11. 良辰:美好的时光。
12. 怀旧事:怀念过去的事情。
13. 海棠花下:在海棠花树下。
14. 笑摘垂丝:笑着摘下垂下的丝线。
15. 叹五年一别:感叹五年的分别。
16. 万病难治:形容身体上的疾病难以治愈。
17. 几处绣衣尘迹:几处绣衣上的尘土痕迹。
18. 歌舞地、乌鹊曾知:在歌舞的地方,只有乌鹊知道。
19. 君今去:你现在离去。
20. 珠帘暮卷:珠帘在傍晚卷起。
21. 山雨拂崇碑:山雨拂过高耸的碑石。
22. 汉章作山雨楼:汉章建造了山雨楼。
23. 景卢为之记:景卢为此事做了记录。


译文及注释详情»


洪适简介: 洪适出生于宋朝,1117年,他出生在江西省波阳县的饶州鄱阳,是洪皓的长子,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他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118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