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辛丑春日作)》拼音译文赏析

  • mǎn
    tíng
    fāng
    xīn
    chǒu
    chūn
    zuò
  • [
    sòng
    ]
    hóng
    shì
  • huá
    cāng
    tóu
    nián
    nián
    gēng
    biàn
    bái
    xuě
    qīng
    fàn
    shuāng
    meí
    liù
    xún
    guò
    shí
    lái
    wèn
    liǔ
    xún
    huā
    xìng
    lǎn
    niān
    qióng
    zhàng
    xián
    rào
    yuán
    chí
    céng
    zhōng
    yǒu
    qīng
    zhōu
    cóng
    shì
    huàn
    qióng
  • rén
    shēng
    chù
    lóu
    tái
    yuàn
    luò
    chuī
    zhú
    dàn
    nài
    zhuàng
    huái
    怀
    xiāo
    shuò
    bìng
    feì
    zhì
    màn
    dào
    qín
    xián
    绿
    yóu
    tīng
    shān
    shuǐ
    shuí
    zhī
    pán
    zhōu
    yuàn
    méng
    ōu
    xián
    kuò
    xīn
    beī

原文: 华发苍头,年年更变,白雪轻犯双眉。六旬过四,七十古来稀。问柳寻花兴懒,拈筇杖、闲绕园池。曾中有,青州从事,无意唤琼彝。
人生,何处乐,楼台院落,吹竹弹丝。奈壮怀销铄,病费医治。漫道琴弦绿绮,游鱼听、山水谁知。盘洲怨,盟鸥闲阔,瘗鹤立新碑。



译文及注释
华发苍头,年年更变,白雪轻犯双眉。六旬过四,七十古来稀。问柳寻花兴懒,拈筇杖、闲绕园池。曾中有,青州从事,无意唤琼彝。

人生,何处乐,楼台院落,吹竹弹丝。奈壮怀销铄,病费医治。漫道琴弦绿绮,游鱼听、山水谁知。盘洲怨,盟鸥闲阔,瘗鹤立新碑。

华发苍头:头发花白
年年更变:岁月不停更迭
白雪轻犯双眉:白雪轻轻地覆盖双眉
六旬过四:六十岁过去四年
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在古代很少见
问柳寻花兴懒:问柳树寻找花朵的兴致懒散
拈筇杖:拿着竹杖
闲绕园池:悠闲地在园池中漫步
曾中有,青州从事:曾经在青州任职
无意唤琼彝:无意中唤起琼彝的回忆

人生,何处乐:人生在哪里才能快乐
楼台院落:高楼大厦和庭院
吹竹弹丝:吹奏竹笛弹拨丝弦
奈壮怀销铄:可惜壮志销磨
病费医治:花费精力和金钱治疗疾病
漫道琴弦绿绮:随意弹奏琴弦,绿色的绮丽景色
游鱼听、山水谁知:游动的鱼儿倾听,只有山水才知道
盘洲怨:盘洲的怨恨
盟鸥闲阔:结盟的海鸥自由自在
瘗鹤立新碑:埋葬鹤鸟,立起新的碑文
注释:
华发苍头:华发指白发,苍头指年老的头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的衰老。

年年更变:指岁月不停地流逝,时间不断变化。

白雪轻犯双眉:比喻年岁增长,白发如雪覆盖眉毛。

六旬过四:指六十岁过去了四年,表示作者已经七十岁。

七十古来稀:七十岁在古代被认为是稀有的高龄。

问柳寻花兴懒:指作者对寻欢作乐的兴致不高。

拈筇杖、闲绕园池:拈筇杖指拿着竹杖,闲绕园池表示闲逛于花园之中。

曾中有,青州从事:曾中有指曾经中过举人,青州从事指在青州任职。

无意唤琼彝:无意指不再重视,唤琼彝指不再追求高官厚禄。

楼台院落:指宫殿和庭院。

吹竹弹丝:吹奏竹笛,弹奏丝弦乐器,表示享受音乐的乐趣。

奈壮怀销铄:奈指可惜,壮怀指年轻时的豪情壮志,销铄指消逝。

病费医治:指因病而花费医药费用。

漫道琴弦绿绮:漫道指随意弹奏琴弦,绿绮指绿色的绸缎,表示享受自然之美。

游鱼听、山水谁知:游鱼听指听着鱼儿游动的声音,山水谁知指只有山水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心情。

盘洲怨:盘洲指一种鸟类,怨指怨恨,表示作者对命运的不满。

盟鸥闲阔:盟鸥指一种鸟类,闲阔指自由自在。

瘗鹤立新碑:瘗鹤指埋葬鹤鸟,立新碑指建立新的纪念碑,表示作者对逝去的时光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译文及注释详情»


洪适简介: 洪适出生于宋朝,1117年,他出生在江西省波阳县的饶州鄱阳,是洪皓的长子,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他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1184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