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翠箔阴阴笼画阁。昨夜东风恶。香迳漫春泥,南陌东郊,惆怅妨行乐。
伤春比似年时觉。潘鬓新来薄。何处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泪胭脂落。
译文及注释:
翠箔阴阴笼画阁。
翠绿的帷幕笼罩着画阁。
昨夜东风恶。
昨夜东风凶猛。
香迳漫春泥,南陌东郊,惆怅妨行乐。
芳香的小径上满是春泥,南郊的道路,悲伤阻碍了行乐。
伤春比似年时觉。
伤春之痛如同岁月的感觉。
潘鬓新来薄。
潘金莲的发髻最近变得稀疏。
何处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泪胭脂落。
无论何处都禁不住忧愁,雨滴在花腮上,和泪水混合着胭脂滑落。
注释:
翠箔:翠绿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绿色的帷幕。
阴阴:形容阴暗、昏暗的样子。
笼:覆盖、遮蔽。
画阁:装饰精美的楼阁。
昨夜东风恶:指昨夜东风刮得很猛烈。
香迳:香花盛开的小径。
漫:遍布、充满。
春泥:春天的泥土。
南陌东郊:指东郊的南大街。
惆怅:忧愁、伤感。
妨:阻碍、妨碍。
行乐:指游玩、娱乐。
伤春:伤感春天的景色。
比似年时觉:与往年相比感觉如何。
潘鬓:指女子的美丽发髻。
新来薄:新长出的发丝变得稀疏。
何处不禁愁:无论在哪里都禁不住感到忧愁。
雨滴花腮:雨水滴在花朵上,形成水珠。
和泪胭脂落:泪水和胭脂一起掉落。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弥逊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是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于大观三年(1109)中进士。在南宋高宗朝时,他曾先后担任中书舍人和户部侍郎一职。然而由于反对议和与秦桧的决策不合,他最终乞归田隐居。 晚年,李弥逊隐居连江西山,过着清净自在的生活。他所作的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深情自然,被誉为“词中豪杰”。他的代表作有《筠溪乐府》,收录词80余首,流传至今。 关于李弥逊的出生和死亡,历史记载中并未详细记录。据推测,他大约出生于1085年左右,逝世于1153年左右,享年约6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