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苍菅径里,紫葳枝上,数点幽花垂露。东里催锄,西邻助饷,相戒清晨去。斜川归兴,翛然满目,回首帝乡何处。只愁恐、轻鞭犯夜,灞陵旧路。
译文及注释:
松菊堂深,芰荷池小,长夏清暑。燕引雏还,鸠呼妇往,人静郊原趣。麦天已过,薄衣轻扇,试起绕园徐步。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
松菊堂深,指的是一座深深的松菊堂。芰荷池小,指的是一片小小的芰荷池。长夏清暑,指的是夏天的清凉。
燕引雏还,指的是燕子引领着雏鸟回家。鸠呼妇往,指的是鸠鸟呼唤着它的伴侣。人静郊原趣,指的是人们在郊原上静静地享受着乐趣。
麦天已过,指的是麦子已经长高了。薄衣轻扇,指的是穿着薄衣轻轻摇扇。试起绕园徐步,指的是试着在园中慢慢地散步。
听衡宇、欣欣童稚,共说夜来初雨,指的是听着房屋中欢快的儿童们共同讨论着昨晚的初雨。
注释:
松菊堂深:指松菊堂的深处,表示景色幽美。
芰荷池小:指芰荷池的大小,表示小巧可爱。
长夏清暑:指长夏时节的清凉。
燕引雏还:指燕子引领雏鸟归巢,表示季节的变迁。
鸠呼妇往:指鸠鸟的叫声,表示宁静的乡村生活。
人静郊原趣:指人们在宁静的郊野中享受自然的乐趣。
麦天已过:指麦田已经过了收割的季节。
薄衣轻扇:指夏天穿着薄衣,轻扇遮挡炎热。
试起绕园徐步:指尝试在花园中慢慢散步。
听衡宇、欣欣童稚:指听到房屋中欢快的儿童声音。
共说夜来初雨:指大家一起谈论昨晚的初雨。
苍菅径里:指苍茫的菅草小径。
紫葳枝上:指紫色的葳蕤花儿盛开在枝头。
数点幽花垂露:指几朵幽香的花儿上挂着露水。
东里催锄:指东邻催促锄地。
西邻助饷:指西邻帮助提供粮食。
相戒清晨去:指彼此提醒早晨出门。
斜川归兴:指斜阳下的归家景象。
翛然满目:指美景充满眼前。
回首帝乡何处:指回头望故乡在何方。
只愁恐、轻鞭犯夜:指担心马车的鞭子声打扰夜晚的宁静。
灞陵旧路:指回到灞陵的旧路。
译文及注释详情»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生于1053年,卒于1110年,是“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他擅长诗文、散文,是宋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其诗文清新自然,有“晁氏诗句”之称,其代表作有《晁补之集》、《晁补之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