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谢逸以布衣终老于故土,享年四十五。

诗词成就

谢逸是五代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其所著《溪堂词》在北宋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被誉为“远规花间,逼近温韦”,雅洁清丽,蕴藉隽妙。

他的词作既具花间之浓艳,又有晏殊、欧阳修之婉柔,长于写景,风格轻倩飘逸。其所著《溪堂词》皆小令,轻倩可人,标致隽永。如今存世的词作有62首,每一首都深深地刻印着谢逸优美的境界和才华。
其诗风格与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相似,清新幽折,深受人们的喜爱,被时人亲切地称为“江西谢康乐”。

谢逸的词作以清新脱俗、追求自然为主,讲究情景的自然呈现,透过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情感,将词作提高到一种哲学高度。他的词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使人读后韵味悠长,回味无穷。

总之,谢逸作为五代花间词派的传人,他的《溪堂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描绘出山水之美,更传递出一种包容万物、自然和谐的人生哲学。朗,精神饱满,狂放不羁,是真正的文学奇才。

谢逸的诗词富含蕴藉,对自然、人生、离别、爱情等主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感悟,深受人们喜爱。他的诗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谢逸的文学成就被誉为“谢门诗派”,并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

黄庭坚对谢逸的赞赏,也反映了当时文坛上的一种风气,即高度重视文学独立性和个性化创作。正是这种文学自由奔放的精神,才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高的创造性。大可、马戴等人皆交好。其诗风广受欢迎,被誉为“北宋七子”之一。但因其品性纯正,不与权贵往来,于是多年来未曾得到过官职,但这并未影响他创作的热情。谢逸还曾在湖州任职,对当地山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他的诗作中多了不少描写湖泊、山川的内容,并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总的来说,谢逸是一个才华横溢,气韵清新的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真诚、深情和理想主义的元素,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得到广泛的赞誉,也为后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称:“临川一百家,铜臭不入”(意为临川诗人如此众多,即使有铜臭也挤不进来)。谢逸闻言不能忍,立即作诗一首,谓之《铜臭篇》:“一家从事颇为妍,依据黄公足开颜。倘若临川一百家,铜臭亦去可清闲。”此诗一经流传,不仅使谢逸的名望大增,更成为临川诗派的代表作之一。

《江西诗社宗派图》中所列的各位诗人,多数都曾有过交集或师徒之谊。比如谢逸与谢薖都曾拜吕本中为师,且常常一起作诗share。另外,吕本中和黄庭坚、周邦彦等人也是好友,彼此互相欣赏和推崇。整个江西诗派,可以说是一个紧密的群体,团结互助,相互促进,对于会员诗歌的创作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绝句·临江仙·黄鹤楼》等。其中,《金石台》流传最广,被誉为谢逸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描绘了金石台的迷人景色,以及谢逸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词中所写的“满台花烛压金钩,翻作南屏第一楼。夜泊牛渚怀古意,香江潮信宿鸟愁。”等句句入情入理,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描写家乡的诗词,谢逸还写了不少关于爱情、人生、自然等方面的佳作。其中,他的《临江仙》一词被誉为“晋南七绝”中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谢逸对所爱人的深深眷恋。词中“玉簪轻拢娇鸟语,芙蓉如袖掌中流。水晶帘卷绣衾开,惆怅离情十万愁。”等句子极具感染力和美感。

谢逸的诗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有“江南曹植,襟怀似苏轼”之称,堪称晋南文化的一个缩影和代表。 诗词成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