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豆蔻梢头春色浅》拼音译文赏析

  • dié
    liàn
    huā
    ·
    dòu
    kòu
    shāo
    tóu
    chūn
    qiǎn
  • [
    sòng
    ]
    xiè
  • dòu
    kòu
    shāo
    tóu
    chūn
    qiǎn
    xīn
    shì
    shā
    xiù
    dōng
    fēng
    ruǎn
    hóng
    sān
    gān
    竿
    lián
    juàn
    huà
    lóu
    yǐng
    shuāng
    feī
    yàn
  • lǒng
    bìn
    yáo
    qīng
    niǎn
    quē
    yàng
    huā
    zhī
    fēng
    ér
    zhàn
    lán
    gān
    níng
    wàng
    yuǎn
    chuān
    yān
    cǎo
    píng
    jiǎn

原文: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相关标签:春天婉约

译文及注释
豆蔻梢头春色浅。豆蔻花开的枝头,春天的颜色还很浅淡。
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穿上新试的纱衣,轻拂袖子,东风柔软。
红日三竿帘幕卷。太阳已经升到三竿高,帘幕卷起。
画楼影里双飞燕。在画楼的影子里,两只燕子双飞。
拢鬓步摇青玉碾。整理发鬓,踏着青玉碾。
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花枝上有缺口,蜜蜂在叶子上颤动。
独倚阑干凝望远。独自倚在栏杆上,凝望远方。
一川烟草平如剪。一条河流两岸的烟草像被剪平了一样。
注释:
豆蔻梢头:豆蔻是一种香料,梢头指植物的顶端,此处指春天的新绿。

纱衣:轻薄的衣服。

拂袖:轻轻一挥袖子。

红日三竿:太阳已经升到了三竿高的位置,大约是上午九点钟左右。

帘幕卷:窗帘被卷起来,让阳光和风景进入房间。

画楼:高楼,指楼上的景色。

影里:指楼上的影子。

双飞燕:两只燕子在空中飞翔。

拢鬓:整理发髻。

步摇:轻轻摇晃。

青玉碾:碾米的器具,用青玉制成。

缺样花枝:花枝上有几朵缺失的花朵。

叶叶蜂儿颤: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花叶因此颤动。

独倚阑干:独自倚在栏杆上。

一川烟草平如剪:一片平坦的烟草地,像是被剪平了一样。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词作赏析描写了女子春日里的情感变化。整首词以委婉含蓄的笔调为主,抒发了女子因孤独和怀念而萌生的情思。开篇“豆蔻梢头春色浅”巧妙地隐含了杜牧《赠别》中的句子,既点明了初春时节的景象,也暗示了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接下来两句描写了少女换上新做好的薄纱衣服,穿着纱裙袖口被春风拂动的美丽身姿,让人感觉到少女的柔美和清新。而后的“红日”一句,则透露出女子在春天里孤寂无聊的心情。整体上半部分建构出一种压抑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少女内心纠结的复杂情感。 下半部分则主要描述了少女梳妆打扮、佩戴步摇与青玉碾等精美的首饰,美化自身并强调了女性的美感和魅力。这些描写具有细致入微、生动形象的特点,充分诠释了女性文化中对于美的追求。最后,少女看到春燕比翼双飞后,思念起远方的人,情感再次升华,通过一系列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女性的柔情和爱恋。 整篇词作情感曲折多变,深婉而不显露,用词优美、富有意蕴,立意高远,颇为传神。同时,通过对于服饰、首饰的描写,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古代女性的审美观和生活状态。 赏析详情»


注释
谢逸、整理、补充注释、佚名 整理补充注释如下: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5%90%8D%E6%B0%8F)] ①豆蔻:植物名,春日开花。诗词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②步摇:古代妇女首饰。以下三句皆写妇女的首饰。 ③烟草:形容草色如烟。 注释详情»


谢逸简介: 谢逸(1068-1113,一说1010-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两次应科举,均不第,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在崇宁大观间不为世俗毫发污染”(《谢幼盘文集》卷首),一生过着“家贫惟饭豆,肉贵但羡藜”的安贫乐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诗文自娱。在乡家居,每月召集乡中贤士聚会一次,共议古人厚德之事,并抄录成册,名为“宽厚会”。其《寄隐士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先生骨相不封侯,卜居但得林塘幽。家藏玉唾几千卷,手校韦编三十秋。相知四海孰青眼,高卧一庵今白头。襄阳耆旧节独苦,只有庞公不入州”。这首诗为历代诗论家所赞赏,《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均称其为佳作。宋徽宗赵佶政和三年,谢逸以布衣终老于故土,享年四十五。